第(1/3)页 “不敢,而不是没有。” 注视着苏烈,李承乾脸上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微笑。 下首的苏烈选择了沉默,覆灭东突厥之战,他才是那个首功,仅仅授了正四品下的军职,没有勋官,没有爵位,此后十年不曾升官,换做任何一个人,心中都不可能平静。 “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代州都督张公瑾;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勣;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灵州都督薛万淑。” “这场仗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果,要怪只能怪你庶族出身,没有人为你在朝堂上张目。” “十年沉寂,我想卫公教了你很多东西,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是。” 迎着李承乾审视的目光,苏烈郑重的回道。 大唐所有将帅之中,李靖无疑是最聪明的那个人,贞观九年破吐谷浑,改封卫国公之后,自请辞去兵部尚书之职,阖门自守,不预政事,这才消了功高盖主的威胁。 做为李靖的弟子,苏定方同样学到了这一点,否则,十年间,他又怎会甘心沉寂! “孤这个太子可不受宠。” “跟着魏王,平步青云,跟着孤,只能在这边疆之地吃沙子。” “这你也愿意?” 捏着下巴,李承乾露出了玩世不恭的表情。 “来之前,卫公说了,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这天下最多的是庶族,而不是士族。” “他相信殿下如今是困龙升天,我也相信殿下来日定能龙腾九霄。” 面色严肃,苏烈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哈哈哈哈!” 闻言,李承乾放声大笑,感慨道:“这个李卫公呐!” 贞观勋贵群体中,李靖、徐世勣都在玄武门之变中保持中立,二者不存在是李世民忠实马仔的事实。 徐世勣身为山东豪强、庶族地主,一度成为了李世民控制山东的重要棋子。 相比之下,李世民对于李靖从来都不缺防备心,一个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投奔大唐之前是前隋从四品马邑郡丞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权利斗争的残酷。 一直以来,李靖跟李建成的关系都不错,要不是玄武门之变时,他在外领兵,李世民恐怕都会怀疑他是不是偷偷的支持李建成,以至于对李靖的任用,慎重再三。 贞观三年,命其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总统诸将北征,灭亡东突厥,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贞观九年命其统军西破吐谷浑,改封卫国公,李靖手中始终不曾长久的拥有过兵权。 他的功勋太大了,大到连李世民都为之忌惮,一代军神的嫡长子李德謇当了一个从四品的将作少监,这是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滑稽。 不过,李靖的长子李德謇一直是站在太子李承乾这一方的,许多人都不知道。 之所以,李靖会让苏定方前来定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也是为了嫡长子李德謇,只有李承乾接位,李德謇才会得到重用,李家门楣不至于衰落。 ‘.’ 席君买听得一脸茫然,而苏烈眼眸中始终精光熠熠。 “闲话就不说了。” “既然上了东宫这艘贼船,你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平复了情绪的李承乾再度看向二人。 “请殿下吩咐!” 席君买、苏烈郑重出身。 “限制你们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功勋。” “获得足够多的功勋,你们就能够加官进爵,进攻薛延陀本部固然是大功,人太多了,也分不到什么。” “除了铁勒九姓组成的薛延陀之外,铁勒人还有五部分布在漠北。” “分别是契苾、都播、斛薛、奚结、阿跌、白霫,这些铁勒部族并未参与南下。” “因而,它们的实力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孤可以予你们三千突厥骑兵,拿下五部,令其遣使来降。” “能做得到吗?” “末将定不负殿下重望!” 二人对视了一眼,神情坚定应道。 “好。” 李承乾意味深长的补充了句:“如若你们能征服铁勒五部,孤会给你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多谢殿下。” 席君买、苏烈怀揣着期冀,在侍从的引领下前往接收了三千突厥骑兵。 太极宫,两仪殿。 刚刚召开完常朝的李世民看着一脸神色匆匆的李君羡,揉了揉眉心,问道:“可是定襄出了什么事?” 对于嫡长子李承乾,这位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并没有过完全放心的时候,甚至于这一次谋算薛延陀,他也并不认为李承乾能够成功,顶多就是当成一次孩童的叛逆。 以大唐今时今日的国力,就算在定襄败了一场,那也不会影响大唐的威望和实力。 “陛下。” “百骑来报。” “朔日清晨,太子殿下命东突厥四万骑倾巢而出,列阵定襄城外。” “他亲自率领八百东宫卫士冲阵薛延陀大军。” “什么?” 没等李君羡说完,李世民脸色大变,愤怒的咆哮道:“谁让他这么做的。” “他是太子,他要是出了意外,大唐的脸都丢尽了。” “传旨,东宫随行军将一律处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