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可笑……” “汝荒唐……” 眼见诸葛司马这对冤家似乎已是初露端倪地要争辩起来,李基以指头轻敲了一下桌案,顿时就让自觉失态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冷静了下来。 “尔等二人所言之计,皆为上策,仅是理念不同。” 李基先是定了性,以表明不偏不倚,然后方才起身道。“只是,此二策都不合我心。” 平日里都是沉稳之极的诸葛亮反思着自己为何轻易被司马懿给激怒之余,脸上恢复了不悲不喜地问道。 “老师之意是?” “三日后,各地调动至邳亭的兵马将聚齐。” 李基背着手道了句,然后以着异常平淡的语气道。 “那便尽起邳亭的十二万大军,挥师入青州。” “我倒要看看,于禁要如何挡我李子坤,如何挡我雄兵二十万,如何挡我煌煌北伐之势。” 诸葛亮闻言,本能的谨慎几乎是下意识就脱口而出想要反对。 可话到了嘴边,诸葛亮又是硬生生地将话给吞了回去。 北伐大业,老师终究不可能一直坐镇在后方居中调度各方兵马的。 唯有真正亲临前线,方能时时做出相应的指挥安排。 如淳于城或是青州有数的坚城,但所谓的无懈可击也须看是对谁而言。 诸葛亮的分兵东莱之策,暗藏凶险,将命运寄托在了又一名将领的手中,李基不喜。 司马懿的静待天时之策,过于被动,更不适合北伐王师,李基同样不喜。 且李基从未打算一直在后方邳亭坐镇,只是须等待后续兵马调度抵达,方才一直留在后方整军罢了。 如今,既然前线一时遇阻,那亲提北伐大军入青州踏平阻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