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婚后不久就随纪长卿他爹去了江州,多年来除了给侯府送送节礼,再无其他往来。 回京也是碍于情面,才来了一趟。 孟氏越过戚氏看向不声不响站着的冯清岁,笑道:“你都有儿媳了,也该放手了,她能锻炼锻炼,你也落得轻松。” 戚氏点头:“母亲说得是。” 孟氏又指着立在床尾的孙女道:“我生病以来,多亏玉瑶这孩子照顾,阖府上下,也就她耐得住性子,整日陪着我这老婆子。” 戚玉瑶微微一笑。 戚氏附和:“有这样的孙女,是母亲的福气。” 孟氏叹了口气。 “我快入土了,旁的事都放得下,唯独这孩子的亲事,还没着落,看不到她成家,我真是死了也闭不上眼睛。” 戚氏:“……” 大概知道她下一句要说什么了。 果然,孟氏道:“你家长卿也还没成亲,亲事可定下了?” 戚氏摇头:“暂且没有。” “也该定下了。”孟氏劝道,“他都是做丞相的人了,府里总得有个人替他周旋应酬。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事还得你来操心。” “母亲说得是。” “都说娶妻当娶贤,可娶个贤惠妻子也不是容易的事,单看容貌才情也看不出一个人的心地,最好找个知根知底的。” 孟氏继续道。 “要论知根知底,还有哪家比得上你自己娘家?玉瑶是我亲手带大的,别的不敢说,性情一等一的好,人又孝顺,和你们长卿绝对能把日子过好。” 戚氏笑道:“玉瑶自然是个好孩子,只是长卿的亲事,我不好擅自做主,还得看他自己。” “看他自己?”孟氏摇头,“黄花菜都凉了。他要自己能定,早就成亲了。长风战场厮杀的间隙都能找到媳妇,他呢?” “他自个是定不下来的,得你做主。” 戚氏始终不曾松口。 孟氏退了一步:“看在我命不久矣的份上,你给玉瑶一个机会,带她到纪府住几天,和长卿相处看看,好不好?没准他们自己就看对眼了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