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言罢,王坦之双手发力,将遗诏扯裂撕毁,叩首请罪,拒不奉诏。简文帝问道:“大晋天下,运数至此,朕能奈何?爱卿又何必如此?” 王坦之道:“大晋天下,乃宣帝、元帝之天下,陛下岂可准桓温自立!臣可死,但绝不奉诏!” “爱卿肝胆照人,朕已是残阳日下,听凭卿等修改。” 王坦之起身,与谢安、王彪之、车胤私议一番,做了几句修改,这才得以传诏。 王坦之连夜传诏百官,谢安手持改好的遗诏,连夜四度赶往城外桓温大营,桓温本已休息。 没想到一日之内,朝廷四度传诏,桓温不得已连夜起身,与营中众将,再迎天子使者。 谢安此行,与前三次传诏不同,见了桓温等众人,手托诏书,说道:“天子遗诏,请大司马听诏。” 前几回,桓温只知简文帝病重,拒不入朝,第四次终于降下遗诏,桓温与麾下众将,这才意识到简文帝这次是真不可救。 桓温率众将跪倒,一齐候旨,谢安读道:“天子遗诏:“朕本薄德,得蒙百官奉举,荣登九五,弥留之际,亡在旦夕。家国大事,皆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钦此” 一听让自己效仿诸葛亮、王导做丞相,桓温叩首道:“臣桓温万不敢接旨,遥拜天子以辞谢。” 叩首拜谢,众人起身,谢安问道:“遗诏在此,托孤之重,大司马为何还做推辞?” 桓温一摆手,让身后众将全部退去,独留谢安走进大帐,桓温道:“我已明志,不愿受辅政之事。何必几次三番,催我入朝。” 谢安道:“恕下官冒昧直言,大司马若不辅政,士族大户,林立朝堂,互不信服,只恐群龙无首。” “老夫拥兵十万,坐镇江东,除了太子,谁敢称王立帝?” “大司马威震寰宇,教训的极是。” “安石早早回吧,明日老夫便提兵北去,返回扬州。入朝之事,不必再催。” 谢安一看,桓温宁可把简文帝拖延至死,也绝不入朝,便告辞而去。 谢安及随行侍卫,身影消逝夜色。这时,桓温次子桓济来到父亲身侧,桓济道:“这一日一夜,朝廷四诏父帅,若不入朝,只恐百官争权,不打自乱。” 桓温道:“老夫一生用兵,若取京城,必趁乱而入。若不让百官自相残杀,皇室内斗耗尽,我怎好以忠义取天下。” 桓济这才明白,桓温是盼着京城士族群龙无首,内乱自斗,桓温才能以武力平定,夺取江山。桓济道:“父亲英明神武,待皇室死伤殆尽,天下不取自得。” 桓温冷笑一声,说道:“我儿传令,明早拔营,返回江北,老夫隔岸观火,让这群士族孺子,自乱不休。” “父帅高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