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秦晋争锋,折戟襄阳 191:传流言桓氏谋反,探帅位谢安督战-《烟雨东晋》


    第(3/3)页

    周虓道:“说些只言片语,桓豁未必能降,只要威吓恐喝,以攻心为上,桓豁即便不降,晋国也饶不了桓豁。”

    “孟威之言,正合我意,流言已起,即便桓豁嘴硬,也难挡流言。”

    “如此说来,下官明日便往。”

    “好,本帅即刻命射箭书告知桓豁,此行游说,全赖孟威。”

    ......

    正在周虓赶往晋营的同时,这天下午,谢安也赶到天意谷。得知朝廷命尚书仆射谢安亲临督战,大都督桓豁亲自迎出辕门,率众将恭迎。众人见礼,桓豁等人打眼一看,跟随谢安之人,还算不少。

    头一位便是谢安之侄谢玄,第二位是谢安长子谢琰,再往后还有两人,众人也不认得,谢安此行不仅带了若干侍卫,更是带了多位副将跟随。

    谢安道:“多谢朗子盛情,如此美意,令安诚惶诚恐呀。”

    “不必客气,我去看看后厨,准备如何,诸公先且聊着。”桓豁起身离开大帐,出了后厨。

    走到中军大帐之外,只听身后有人喊道:“大都督留步。”

    桓豁一看,正是军师郝隆,桓豁问道“参军何事?”

    郝隆道:“下官以为此番谢安到此,来的诡异。”

    “何以见得?”

    “谢安乃太后所差,若有口谕,宫使传旨便是,偏让一位尚书仆射亲自前来,左右谢玄、谢琰武将数人,只恐心存异念啊。”

    桓豁心中一惊,问道:“军师之见,谢安意欲何为?”

    “莫不是要临阵换帅吧。”

    “那谢安辕门之外,为何不当众宣旨?”

    郝隆凑近一步,低声说道:“如今东川诸地,皆传桓氏谋反,一连三月,皆有桓氏人马袭扰州县,黑白不明,真假难辨,下官以为是朝廷动了心思。”

    桓豁道:“假借桓氏旗号来犯之敌,无需多想,必是秦军冒充,想诈取州县。”

    “可是谣传四起,人言可畏,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桓豁点了点头,郝隆又道:“今晚酒宴,就怕谢安摔杯为号,以武释兵权!”

    桓豁道:“安石早年与我交好,推心置腹,酒宴之时,我必先发制人,探其用意。”

    “好,大都督多加小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