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兴多带了不少银两,乔装混迹热闹的长安市井,天黑之前,便悄悄出城,拿银子换了城外一户人家的马匹,便策马南去,赶赴东川。 ...... 真正讨伐陇西凉国的十万大军,由吕光统帅,从京师开拔。苻坚坐等宫中,等着桓豁得了假情报,中计入川。 偏逢这日,秦国丞相王猛日益病重,已难救治,天王苻坚亲临相府,看望王猛。君臣相见,王猛已是躺在病榻,奄奄一息。苻坚坐在榻边,说道:“爱卿安心养病,不必再操劳政事。” 王猛道:“微臣听说,西蜀战事未停,又起兵陇西,讨伐凉国。” “不错,孤王借讨凉国,散布假消息,诱出桓豁,剿灭晋国荆州兵马。” 王猛道:“恕臣直言,如今西蜀已得,凉国也不日可灭,望天王灭凉之后,休养生息,教化诸胡,先治内政,待诸部一心,再思统一。” “孤王内政,有何不妥。” “鲜卑、丁零、高车、匈奴、羯、氐、羌等诸多部族,共居华夏,习俗不同,民风各异,未划郡县,难以治理。” “丞相多虑了,即便各部族习俗不同,但孤王一呼百应,无不效力听命,未有敢不顺从者。” 王猛道:“不休内政,只出兵马,实为同盟,并非归属一国。一旦朝廷虚弱,各部兵马必乱。” 苻坚呵呵笑了起来,说道:“各部与孤王同盟,也即是大秦子民。否则,各部族为何不与晋国结盟?足见晋国人心已失,秦国如日中天。终有一日,孤王挥师南下,掠取江东,大一统指日可待。” 听了这话,王猛剧烈咳了几声,吃力说道:“秦国虽盛,不宜南征。”言罢不久,王猛咽气,一命归天。元代郭钰曾做《王猛咏》诗曰: 五马渡江老臣泣,垂死丹心在王室。当年非不思南来,王谢岂能生羽翼。 魏相张仪尚为秦,聊借羌苻展才力。江南虽僻不可图,青史千年谁独识。 西川战事相持不下,重地成都久久不能收复,僵持的消息传到宫里,褚太后坐在烟雨亭下,久而无语。王彪之、谢安、车胤三人陪在一旁,褚蒜子问道:“为何不见王坦之?” 丞相王彪之道:“坦之近来多病,恐是难逃天命,只恐不久于人世。” “真是多事之秋啊,算算西川战事,已近两载,明年陛下就要亲政,哀家怎好把这烂摊子交给新君?” 谢安道:“据臣所知,如今秦国,实力大增,西征凉国,先后臣服塞北诸部,那苻坚广施仁政,收买人心,文有吕婆楼、权翼,武有杨安、邓羌,如虎添翼,我大晋相比,实难取胜。” “苻坚如此雄才大略,只恐陛下亲政,将来未必是对手。”褚蒜子道。 谢安道:“无论能否匹敌,江山终究是陛下的,陛下只有坦荡相迎,直面相对,才能为大晋江山博得生机。” 无奈的褚蒜子点点头,遥望着远端的青云,天空似降下一丝阴冷。迎着秋来的飒飒风凉,褚蒜子有感而发,信口吟道: “秋深知花谢,冬近早严霜。云暗失三色,酒醒增七觞。 苍黄卷蜀地,号角传江塘。待到春来日,世间多暖光。” 王彪之道:“不知太后之意,这西川战事,是打还是休?” “打!”褚蒜子道:“天下本不太平,哀家即便收兵,硬说是太平,也不过是掩耳盗铃,陛下即位那日起,就该让他知道,朝廷这副担子不轻,做守成之君,难过开国之君十倍有余。” 丞相王彪之作揖道:“老臣即刻拟旨,传诏桓豁,鏖兵西蜀,早复成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