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唉.....”谢安深舒一口气,虽不当堂反驳,但八千援兵,岂能够用,心中十分忧虑。 退朝之后,谢安出了大殿,走走停停,顾虑战事,正好中书侍郎车胤跟在身后,车胤道:“丞相三步一顿,五步一停,心事重重,是为何故?” 谢安道:“武子问得好,陛下命桓冲、刘波增援襄阳,胜算几何?” “桓冲勇略有余,但慕容垂、姚苌之辈,狡黠奸诈,诡计多端,恐桓冲不敌。” “武子既知我心,就当随我面见太后,劝天子改令。” “好吧,下官陪丞相同去。” 丞相谢安、中书侍郎车胤一起转往崇德宫,求见太后褚蒜子。褚太后悠闲侧卧席垫之上,一看谢安、车胤,便坐起身子,说道:“二位大人,难得来见,坐下说话。” “谢太后。” 二人跪坐两侧,褚蒜子问道:“自归政天子,哀家深居宫掖,不问世事,今日前来,二位大人必有要事,尽可直言。” 谢安作揖道:“今秦军进犯襄阳,臣等献计,陛下不许;陛下之计,臣等顾虑,只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丞相来找哀家,莫非要我去劝?” 谢安与车胤互看一眼,车胤道:“陛下所信者,唯有太后,请太后移驾,劝说天子,改变方略。” 褚蒜子道:“哀家辅政数载,皇上长大成人,哀家总不能替他一辈子,早晚还需陛下自己拿主意。” “可是两军交战,绝非儿戏,太后不能不闻不问呀。”谢安道。 褚蒜子道:“满朝文武,谁忠谁奸,谁智谁勇,哀家怎能全都知晓?乱世之时,可知臣节,除非借此一战,看透人心。” “这......”谢安、车胤也犹豫了起来。 褚蒜子问道:“朱序在襄阳有多少人马?” “不足两万。”谢安道。 “功成千秋,何惜万骨?就借襄阳之战,磨刀试天下,看个究竟吧。”褚太后道。 车胤道:“前敌紧迫,襄阳重地,不可豪赌,还需太后出面。” “陛下烂醉于酒色,几番说教,又能奈何?这一战,若能唤醒陛下,尚可延续大晋江山,若仍唤不醒陛下,一个昏君,江山坐的一时,做不了一世呀。”褚太后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