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褚蒜子已经眼花的厉害,故意拉远,皱了皱眉头道:“上了年纪,老眼昏花,代哀家读来。” 一个小太监接过布纸,执信道:“大晋太后褚氏亲启,战乱多年,天下分裂,分久必合。孤王出身,氐部皇族,融合各部,欲仿先人,求婚太后......” 小太监读到这里,瞬间哑了声,褚太后道:“念,为何不念?” 小太监又读道:“昔有匈奴王刘曜,迎娶晋后羊献容,汉戎和亲,合为一家。今率天兵百万,迎亲寿春,会盟太后,士气恢弘,礼节至高,已枕戈待旦,蓄势南发。望褚氏奉天命所赐,携江东州郡,陪嫁大秦。秦晋之好,万世长存,巫山云雨,重著千秋。统一盛举,勿负此情。钦此。” 听罢信中言,褚蒜子不怒自威,问道:“哀家与苻坚,素未谋面,难道他不知哀家年岁?” 谢安道:“苻坚乃氐部胡子,不知汉礼,此乃效仿前朝匈奴部刘曜,求婚羊献容,做此失礼之事,恐怕求婚是假,南征是真。” “儿臣也觉得迎娶嫂娘,只是噱头,不可轻信。” 想当初,西晋年间,中原内乱,匈奴部大单于刘曜攻占洛阳,霸占了晋惠帝的遗孀皇后羊献容,建立前赵政权。这段西晋耻辱往事,晋国无人不知,也无人不晓。 褚蒜子沉默良久,才问道:“陛下之意,该如何应对。” 孝武帝道:“儿臣之意,调荆州大都督桓冲进驻寿春,拱卫京畿。” “陛下能想到迎战,难能可贵,可是苻坚有雄兵百万,桓冲能否挡得住,还未可知。古往今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无不君臣一心,同仇敌忾。此事慎重,陛下还是先领百官商议,再做决定。” 听了褚太后的主张,二人称是,一起离开崇德宫,孝武帝和丞相谢安,走入宫苑之中。孝武帝道:“迫在眉睫,却让商议,这还有何可议?一致抗秦,众人皆知。” 谢安道:“陛下所言,只是在理,但百官之中,心术难测,太后之意,投砾引珠,试探百官。没有上下一心,岂能同仇敌忾?” “哦......”孝武帝点点头:“太后果然用心良苦,既然投砾引珠,以太后的心思,谁是那颗珠子?” 谢安道:“满朝文武,陛下所器重武将,又是哪位?” “当然是荆州都督桓冲,将门世家,可堪大任。” 谢安道:“既然如此,请皇上降旨,传诏桓冲。朝中百官,对桓冲无不敬服,只要桓冲首倡起兵,文武百官,定会信服。” “朕即刻拟旨,命桓冲进驻寿春,操演屯兵,准备迎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