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众人一听,知道谢安已有良策,徐元喜道:“不知丞相有何良策,快快赐教我等。” 谢安捻了捻胡须,说道:“此事不难,选出一支人马,伪装秦军旗号,出兵城西,号称接应苻朗。那张崇得知,必然担心苻朗倒戈于秦国,两人相互图谋,自相算计。” 徐元喜问道:“丞相怎知那张崇必然疑心?” 谢安笑道:“苻朗姓苻,姓氏血缘,必定使人担心,姓苻的终究是秦国人。” “丞相妙计。” 谢安看看众将,多数都在淝水之战,与苻朗打过照面,担心被人识别,选来选去,谢安选中了跟在军中的长子谢瑶。 谢安道:“诸将之中,唯有我儿谢瑶,秦、燕军中,皆不认得,就命谢瑶今晚缝制秦军旗子二十面,明早苻朗再叫阵时,在城西诈敌。” “孩儿得令!” 任凭苻朗如何叫阵,晋军营中坚守不出,暗地里忙着缝制秦军大旗,又准备了两千身散装衣裳,用于伪装秦军。这才引出: 乱出援兵杳难分,虚张旌帜易装身。不通敌我真容貌,休辨谁为同路人。 东晋秦燕三国势,中原南北五胡轮。英雄自古频横死,多少叱咤成世尘。 到了次日,苻朗再度点兵,直奔晋军大营,叫骂开战,谢安依旧紧闭营门,晋军坚守不住,派出谢瑶假扮秦军,从营寨旁门绕出。 等到晌午时分,坚守兖州的刺史张崇,还在等苻朗出战的消息,只见一个副将快步来到帅堂。言道:“启禀太守,大事不好,秦军援兵已至西门外。” “嗯?”张崇顿时愣住,问道:“几时来的秦军,有多少人马?” “刚至城下,不过两千余众。” 刺史张崇一时也慌了神,没想到晋燕交战之时,又出现一支秦军,只见又有一个校尉来报:“启禀太守,秦军叫嚣接应苻朗,要苻朗将军开城门。” “啊?”张崇心中大乱,说道:“快,快随我登城。” 在城头垛口,张崇抬眼望去,果然一支人马高举秦军大旗,兵临城下。虽说装扮是五花八门,有些参杂,但战乱之年配不齐军装,也在所难免。张崇高声喝道:“你是哪路秦军?” 为首一人身长不到八尺,身材消瘦,长脸尖额,二眉如剑,鼻正口方,寸短须髯,肩宽腰细,头戴叉字狼纹盔,身着狼纹甲,手中一条长槊,正是谢安长子谢瑶。 谢瑶喊道:“我乃秦国大将苻瑶,奉密信来此接应苻朗,快开城门。” 张崇道:“兖州已为燕王所有,岂能让你等入城,给我乱箭驱离!” 城头燕军,各执弓箭,射向谢瑶的两千人马,谢瑶挥槊挡箭,本来也没想进城,便大喊道:“待我接应了苻朗将军,必杀尽你等燕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