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整个贡院,刚才还有些闹哄哄,霎时安静下来。 考前的流程大同小异,主考官宣读圣旨之后,说明考试中的需要注意的一些条例,主要还是提醒众位举子们,不要带小抄之类的东西,若有违规作弊行为,后果自负。 启周科举,若是有举子在会试中被发现有作弊行为,轻则被夺取功名,重则被流放,简直是斯文扫地,得不偿失! 但仍有一些举子,他们心存侥幸心理,在会试中仍会有携带小抄,搞一些作弊之类的小动作。 礼部的主考官宣布完所有的条例之后,又有一位主考官长篇大论的说了一通有关科举的圣人之言! 然后开始分发第一场的试卷和草稿纸。 第一场,主要考的是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义三道题目,而五经义的几道题目,按照本经来选择做题。 秦时曦拿到试卷,先是一目十行,迅速浏览了一下所有的考题,不由的露出会心一笑,心中了然! 四书义三道题目。 其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其二,是以君子有絜距之道也。 其三,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 秦时曦默读一遍题目,她很快知道了几道题的出处。 题目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题目出自《论语•里仁》,大致意思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去做,不固执已见,按照义理的标准去做就可以了,主要是强调了处理事务的灵活性和原则性,是孔子对君子行为准则的一些观点看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