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舌之争-《大唐极品纨绔》
第(2/3)页
“哼!”李世民出面做和事佬,程咬金和魏徵虽然彼此都不服气,但也不可能真的当着李世民和朝堂众臣的面赤膊斗殴。
互相冷哼一声,便拂袖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要说两人为何会在这金殿之上争论起来,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贞观三年之前,大唐独自应对强大的东突厥汗国有些力不从心。李世民便暗中遣出使节联络同为草原大国的薛延陀做盟友。
而薛延陀与吐谷浑等汗国一样,常年被突厥的高压政策所统治。这会儿大唐自己找上门来,早就受够了突厥压榨的夷男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夷男很自然的选择了背刺。贞观四年春,东突厥亡于李靖之手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作为李世民曾经的盟友。
也很自然的接管了东突厥的部分故土。但明面上薛延陀臣服于大唐,奉李世民为天可汗,承认大唐对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
暗中却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力量,并且逐渐对漠北的大片草原进行蚕食。
而现在,薛延陀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漠北以北的大片养马之地,大唐在草原上已经逐渐从实际统治者变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象征性存在。
又恰好李靖刚刚平定了吐谷浑,大唐国内兵锋正盛。在唐对吐谷浑之战中没有捞到好处的一干武将便以薛延陀渐失臣礼,而我方大军士气高涨正宜北征为名,向李世民上书征伐薛延陀。
巧的是李世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李世民便授意程咬金在朝堂之上将这事儿捅出来,试一试朝臣们的反应。
然后……结局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两位宰相还没有站出来说话,素有朝堂嘴炮王之称的魏徵就第一个站出来将这个主意批得一文不值。
不过魏徵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结合大唐的现状,给出了国内穷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与民休息恢复国力,而后再作他图的理由。
老实说,魏徵的理由也算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虽然大唐国内平稳了三年,但毕竟才刚刚经历了一场灭国之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