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荀攸倒是颇为喜欢这煮出来的茶汤,细细品尝之余,说道。 “叔稷愿舍家资,敢为天下先,大行仁举,攸甚是钦佩,但叔稷行事之时,当慎重此举是否会引得他人警惕,甚至是朝廷的警惕。” “须知,张角蛊惑之事……未远矣。” 羊耽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即便二者的性质大不相同,但有些事在上位者看来,却是容易混淆。 在浑浊的世道,不染污泥或许就是一种罪。 略作沉吟后,羊耽开口问道。 “公达可有什么想法?” “此事,叔稷还需时刻关注舆论走向,须得保证此事在世人眼里就是仁心善举……” 顿了顿,荀攸接着说道。“如今叔稷好友遍天下,可多请好友为叔稷发声宣扬。” 羊耽微微颔首,随之思虑了起来。 不管如何说,这世道再怎么浑浊,大汉的底色仍是忠孝仁义礼志信。 因此,只要羊耽能稳稳地站在仁的立场上,那么就算是朝廷也不能拿羊耽怎么样? 只是被荀攸如此提醒了一句,羊耽一时想到的了更多…… 与其被动的证明自己,不如使世人来争相追捧自己。 仅是泰山羊氏一人行此事,不如设法将各个群体都拉上“仁”的这一辆战车之上。 只要这一辆战车上站着的人足够多,那么它就是所向披靡的,并且作为这辆战车的执鞭人,羊耽能够获得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羊耽的政治数值不算很高,但有着来自于后世的高度,又被荀攸这么提醒了一句,只觉得灵感涌动。 以一句直指政治本质的话来概括,那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 一人逆行,独挡浪潮固然勇气可嘉。 却远不如打造出一辆名为“仁”的战车,再尽可能拉上大量朋友,齐心协力将挡路者全部创死来得更有效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