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全场掌声雷动,笑声震天。 唐云风和小侯爷鞠躬下台。 另一头的于大主持人,接茬上台报幕,张罗着下一场。 俩人相跟着往下场口而去。 此刻,唐云风再看小侯爷,眼神已然有了不同。 光说不练假把式,相声行当可不兴这个。 甭管是盘道,还是砸场,亦或是出头,台下不练台上练,靠能耐见真章。 而刚才这一场下来,唐云风把小侯爷的底,直接摸了个遍。 不愧是名门出身,手里是真有能耐。 相声表演的“迟急顿错、顶刨撞盖、瞪谝踹卖”,那是无一不会。 “迟急顿错”指的是顺词快慢的节奏,“瞪谝踹卖”则代表捧哏的四种技法。 尤其是“顶刨撞盖”,最见演员的功力。 “顶”是俩人同时张嘴吐字,有抢话之嫌。 “刨”是换词说,或是常说的刨活儿。 “撞”是未到说话时候,却冷不丁的来一句。 “盖”是通过说话、声音等,把对方的话头给盖住。 乍一看,“顶刨撞盖”都是表演中的忌讳,孰不知,这些技巧运用得好,那抖出来的包袱同样又脆又响。 当然,前提是演员的尺寸拿捏得到位,否则非当场干仗不可。 小侯爷能耐不差,只是这捧哏风格,太过奇怪,不同常人。 简单对比一下。 慊大爷和孙悦的路数是“守”,“稳”字当头。 天上地下,甭管哪来的包袱,统统以四两拨千斤化解,跟打太极似的。 只有自己心里有大把握,才偶尔出招,出招便是翻高儿。 史爷的风格是“攻”。 最好的防守,便是进攻,抢攻。 要啥后方? 逗哏都被他给折腾得半死不活了,全场还不都是他说了算? 甚至唐云风严重怀疑,史爷上台之后,攻着攻着,八成是忘记自己的角色了。 等自己爽完喽,他才猛然想起来:“我去,原来我才是捧哏呀!” 这是捧哏中的两种反差路数,而小侯爷则干脆自成一派。 利弊,都在他那张从小养成的碎嘴上。 甭管逗、捧,使活都讲究个“吐字精练”。 可轮到他这儿。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