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保家卫国者享受特权-《明末草头王》
            
            
            
                
    第(2/3)页
    但是随着大汉开发包头矿区,迁移大量汉蒙人口入包头。
    牧民们的生活也是有了极大的改善,非但摆脱了部落贵人的压榨,还找到了更多的维持生计的方法,不再是只能放牧。
    以前他们只能放牧维生,一但发生天灾,牲畜出了意外,全家老小就得等着饿死。
    但现在不是了,他们能放牧,能种地,甚至是进城做工。
    选择多了,饿死的可能性自然也就小了,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并且,随着大量的汉人商贾进入草原,他们不管是放牧,还是种地,所得的东西都能快速变现为白花花的银币。
    而他们如果进城做工,不管是跟着朝廷的建筑队干建筑,还是下矿做矿工,只要肯干,就能赚到钱,就能养活家人。
    也是因为汉人商贾进入草原,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布匹,食盐,白糖,茶叶,白面,大米都不再是稀罕玩意。
    他们生病了有医院可以看病,汉人医生的医术都很好,他们不用在将痊愈的希望寄托于所谓的巫医。
    如果有钱,只要肯舍得花钱,也可以送孩子去读书识字。
    如果舍不得送孩子去学校,那图书馆也是对所有人都免费开放的,只要他们能在扫盲夜校上学会汉字,照样可以学习知识。
    只要学到了知识,哪怕只是刚认识几个字,会一点粗浅的算数,能读得懂圣人经典四书五经。
    他们也就有了科举做官,阶层跃升的希望!
    这样的生活,对比起以前日复一日的为贵人放牧,自己的一生一下子就能看到头来,简直就是天堂。
    希望就是一切!
    至于说在这个过程中被潜移默化的汉化,牧民们其实不怎么在意。
    他们只是普通牧民,连字都不认识,可不懂得什么是文化侵略?
    他们只知道,学习汉字学习四书五经,将来能科举,能做官,能提升阶级,改变自己以及家人的命运。
    这便已经足够了!
    既然蒙古不给他们上升的希望,大汉给了,他们自然便都是“汉人”了!
    蒙古牧民们也都清楚,这些生活上的改变,都是从哪里来的。
    没有大汉进入草原进行大开发,将部落权利从头人手上夺过来,派出官员进行治理。
    他们的生活对比以往,根本不会有丝毫的变化。
    苦哈哈的为贵人放牧放一辈子,自己死了之后随便往草原上一扔,美其名曰是天葬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孙子都是如此,看不到丝毫的希望!
    如果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希望,这样的生活或许还可以忍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