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早制作的太阳灯,只比一般灯具晚了一段时间,但不同的是,太阳灯几乎二十四小时全开,所以耗损也更厉害。如果安楷现在没有检查,估计用不了一周,就会有一大批太阳灯直接坏掉,到时候那可真的是太肉疼了,还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现在能亡羊补牢,也多亏了那一批最早坏掉的设备啊。 把这些问题全部处理完之后,安楷才回到地下五层,继续挖隧道。 挖隧道的工作,说快不快,但说慢也不慢。 只是牵扯了他大量的精力而已。 要说身体上的劳累,那还真的不算什么。 平均每天两到三百米的进度,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安楷就已经挖出去了几千米,不过相比一百公里的计划,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就现在来说,建造上升平台应该是足够了。 安楷之前就想,是不是弄一个可升降的平台,专门用来运送载具。 在此之前,载具一直存放在车库里,其实出入是很方便的,并不算麻烦。 但新制造的载具,想要弄出去,却很费力气,他甚至不得不专门开辟一条通道,然后专门弄一个大型的电梯,才把动力小篷车给放出去。 可动力小篷车在所有系统载具中,只是最低级别的,提及也最小,重量也最轻,自然是很好运送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勉强行得通。但以后如果要制造大型卡车,还有旋翼机怎么办?甚至以后可能还会弄军用载具,比如说装甲车,比如说坦克,比如说真正的直升机等等,难道还用这种方法吗? 所以一个井状的通道,加上一个升降平台,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而且为了进出方便,和制造方便,载具的制造车间,以及部分的物料库也应该一起放在这里。 这个计划,比分基地要略小一些,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大,安楷现在纠结的,是先把地铁一路挖过去,直接搞分基地呢,还是先在这里弄一个中转站,把通道井给弄出来呢。 这可真是个愁人的选择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