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了,我已经让小李把今儿个的一些菜装好放在食盒里,姜姑娘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沈老头和沈木生早就已经吃好午饭,俩人也听了沈霜说的故事,这会儿听到她和姜子佩的谈话,俩人心里都各自有各自的思量。 因为沈老头还要去看三儿子沈水生,所以沈霜也没有久待,接过小二哥小李递过来的食盒便跟着沈老头和沈木生出门。 沈木生驾上牛车,然后便前往沈水生老丈人的米铺去。 这会儿已经过午时,天上的太阳很耀眼,街道上行走的人也不算多。 沈老头趁着这个机会,便看了一眼驾车的大儿子,询问孙女沈霜,“小霜啊,你在云来楼说书,姜公子给你多少银子?爷还真的没想到,原来你在京城,还学会这么多东西。” 沈木生虽然之前就听过沈霜给小山讲故事,可在家里听的和在云来楼听到的故事,感觉完全不同。 他这会儿心底只有自豪和感慨,闺女虽然一开始回到家里来的时候很闹腾,可随着时间推移,她简直是家里人的福气。 沈霜自然也知道她爷和她爹心中有疑虑,都是一家人,她自然不会瞒着他们,“爷,其实这些也是我看书看来的故事,之前在京城也在酒楼听过别人说书,其实很容易的。” “我并未打算每日都到云来楼说书,只是偶尔会过去帮忙,我现在也在写故事提供素材给姜公子请来的说书人,每个故事,姜公子会给我二两银子。他还会帮我出书,到时候如果卖得好,我也会有提成。” 其实出书当话本卖这样的主意是姜紫桐想出来的,不过沈霜还真的愧不敢当,毕竟故事不是她编的,她充其量就是搬过来用,当然署名她不会写自己,而是原作者。 当然,能够给这里的人传播一些优秀的故事,她还是挺有成就感。 沈老头听到写故事一个能有二两银子,眼睛都瞪大了,“啥?一个故事能有二两银子?这么多?你二叔在云来楼一个月才一两银子。” 沈霜无奈,“爷,二两银子真的不多,今天我说书的故事写下来得好久,而且还得费笔墨纸砚的银子。” 二两银子还是沈霜的友情价,如果不是为了赚银子,她才不会这么辛苦地拿着毛笔写字。 毛笔写字太慢,好在她曾经学过毛笔字,写得也还行,有些繁体字和现代的字又不太一样,她还得费心思去学,二两银子她都觉得自己亏了。 当然,有些事情是相对而言,这会儿沈老头看沈霜就是金饽饽,能生钱的金饽饽。 “小霜,这样好,这样好。” 沈老头自然不会说要从孙女手里拿银子,可是有银子他自然也是觊觎,觉得姑娘家家的,不应该拿着这么多的银子,可当着精明孙女的面,他也不好直接说什么,打算回去再和儿子和儿媳妇商量商量这笔银子要怎么用,也问问自家的老婆子,她有什么打算。 而且姑娘能赚银子,也不愁没有亲事上门,沈老头这样想着,脸上都露出笑容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