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是策反吗?-《汉明》


    第(2/3)页

    钱谦益愕然,这太不可思议了。

    他试探着问道,“敢问王爷……是从哪得来的消息,是逃回来的新军禀报的吗?那……朝廷怕是知道了。”

    济尔哈朗摇摇头道:“这事孤还没呈报上去,如果事漏了,勒度怕是性命不保啊……至于消息来源……京中有南面的人……。”

    说到这时,门外有人禀报,“禀王爷,您交待属下等候的人,来了。”

    济尔哈朗听了,对钱谦益哼了一声,道:“呶……人来了。”

    说完,对门外道:“请他进来吧。”

    南面的人?

    钱谦益惊讶地看向门口,见到那人脸时,钱谦益吐了一口气,原来是他。

    ……。

    要说沈文奎此人,实属外柔内刚之人的典范。

    他逢人谦逊,可骨子里,自有一套。

    譬如,在崇德年间,深受皇太极器重,沈文奎以知恩图报,为皇太极谋划献策,可谓君臣相得。

    可入关之后,清廷颁布“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寻常汉臣早已风声鹤唳、三缄其口,唯恐受到涉及牵连,而沈文奎则反其道而行之,上疏免因战乱荒芜之田的税赋、请明陵寝祀典,这在当时,那就是活腻歪了找死啊。

    幸好,当时多尔衮不在京城,小福临还只是摆设,布木布泰念及沈文奎侍奉皇太极还算忠心,办保免了他一死,但也被革职了。

    后来,小福临重新启用了沈文奎,补了宏文馆学士的缺,兼了实录馆副总裁的职,复了淮扬漕运总督的官。

    原本想着,沈文奎吃一堑长一智,得消停些,好好办差了,不想,沈文奎追随皇太极时,得了不少赏赐,一到淮安,就向故乡绍兴上虞捐了千金,重修曹娥庙。

    曹娥是古之孝女、烈女,沈文奎想做啥,明眼人都想得明白。

    沈文奎那是自比孝、烈啊,有道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哪!

    也正是如此,吴争才令马士英摆下“鸿门宴”,一举策反了沈文奎,得到了清廷在杭州府布下的细作名单,严密布控一年后,才慢慢清肃干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