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通通下大狱-《红尘水榭为君来》


    第(3/3)页

    同时拓跋嫣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皇上,南苗圣女所言极是。太医们终归是男子,我们皆为女子实在不便。而且像护国公主这般当众掀衣,我也……”

    “你也如何?”陆湛终是开了口,气息依旧微弱,眼神却凌厉的像要杀人,“阿璎不过就是掀了青丝,露出后颈。怎么在你的形容下就如此污秽不堪了?”

    “这般说来你们这露腰露背的,又算什么!”

    本来南苗和北苗的服饰,就比南越大胆艳丽许多。若非两人皆有长发,后颈根本就不可能被遮住。

    “旭王莫要动怒,刚才在内院的看到的画面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大概,北苗和南苗跟咱们理解的不堪是不一样的。“林恩瑞表面劝和。

    实际上呢?

    陆湛揣着明白装糊涂,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她们认为露下脖子就是不堪,至于厮/混啊,伤风败俗什么的那都不叫事。”说到这,林恩瑞还特意踢了一脚,趴在地上的北苗男使臣,问道:“使臣大人,我说的对吗?”

    男使臣哪敢答应,只是一个劲的发抖。

    若是在场当真有人是被打晕丢在其中,估摸着那个人是他才对。

    闻言陆湛冷嗤了一声,转头看向南越皇帝,“皇上,太后,臣的确喜欢护国公主不假。但今日的事情与臣的喜欢没有任何干系。还请皇上,太后明察秋毫。”

    南越皇帝颔了颔首,以示赞同。

    太后则是目光冷冷的扫了拓跋嫣,和林绾绾一样,“诸位,哀家可以说两句吗?”

    “母后,请说。”南越皇帝,率先开了口。

    一众朝臣,也是纷纷俯首称臣道:“请太后明示。”

    “护国公主所言的验伤很有必要。哀家也相信,太医院首定然有办法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就可以验伤对吧?”太后问道。

    “回太后的话是。老臣通过丝线问诊即可。”太医院首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听言太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恩,不错,哀家就知道。我南越乃泱泱大国不会如此没用,连那些乌七八糟的小国都比不上。”

    乌七八糟的小国说的是谁不言而喻。

    就在林绾绾和拓跋嫣刚想要说话的时候,太后抢先了一步道:“二位莫要着急,除了验伤以外。哀家还有一个人要带出来给你们见见。也正是此人说的话,碰巧让哀家听到。才有了哀家的参与。”

    人证?!

    太后竟然有人证!

    林绾绾和拓跋嫣互看一眼,皆是一脸惨白。

    “红姑,将此人带上来!”太后吩咐身旁人。

    片刻后,一身着南苗服饰的男子,被带了上来。

    见他出现,林绾绾神色陡然大变,“阿古拉,你来这作甚?”

    并非林绾绾想要与他相认,而是这人是南苗使臣众人皆知。更糟糕的是今日,他也参加了宴会刚好在宫中。

    “圣女,对不起。”阿古拉,只说了一句话,便再无任何回应。

    林绾绾,则是整个人一软躺倒在地。

    只可惜旁人的人,明明看到了。却只是厌恶的躲闪开来,并无一人想要扶她。

    “南苗圣女,这就没话说了吗?”太后声音冷冷道:“好,既然你不说,那哀家来说。”

    “母后,请讲。”南越皇帝,再度开口,大有一锤定音的架势。

    如此一来,莫要说林绾绾了,就连拓跋嫣原本想要说话也登时住了嘴。

    “哀家,路过此处听到眼前这人,在与另外一黑衣人密谈。说是已经将护国公主掳来此处。药也已经下在了屋内的鲜花之上。事成之后便有人来换走鲜花届时神不知鬼不觉……”太后染着蔻丹的指尖,轻轻敲着桌案,继续道:“至于那黑衣人是谁,哀家不得而知。因为哀家带来的护卫,武功太差捉不住这黑衣人。”

    “而北苗公主和南苗圣女,还有另外一位使臣的出现,倒是让哀家始料未及。不过左右都是害人不成,反被害的阴差阳错罢了。”

    在深宫之中这些拨云诡谲,众人都见过了。

    自然只需要点到即止便好。

    “旭王殿下,哀家方才来的时候并未看到你。你怎会也出现在此处呢?”称述完一切后,太后状似不解道。

    这下众人才焕然大悟。

    是啊,之前南越皇帝都在追究,陆湛为何受伤。

    却未有人问及陆湛怎么也会出现在此处。

    现在看来陆湛的出现,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回太后,臣是接到北苗公主的邀约,说让臣来此处一聚有要事相商。臣才不得不前来,谁曾想来了以后,就闻到一股奇异的花香,而后就被袭击重伤。”陆湛一五一十的说道。

    话音落,整个内院,顿时万籁俱寂。

    直到,老相国忽然开口,“皇上,虽然太后娘娘,跟旭王殿下所知都不多。但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此事与北苗公主还有南苗圣女,绝对脱不了干系。老臣建议立刻给两国公主验伤,而后再验明鲜花中是否有下药的痕迹。最后,若是验伤证明她们说谎,为表公正请将北苗公主、南苗圣女、还有两位使臣都移交大理寺彻查。”

    “准奏!”南越皇帝,道。

    “而南苗摄政王,于情于理都该知晓此事。所以,老臣恳请皇上宣摄政王前来。”见帝王同意,老相国又补充了一句。

    “来人,宣南苗摄政王!”帝王,再度首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