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闻香牵鼻走,一口醉百日!” “有点儿意思。” 转头向姒若水说道。 “师姐,要不要进去酌上一两杯温酒,驱驱寒意?”张牧问道。 姒若水意动,颔首说道:“师弟,走!” 二人拾阶而上,小二见到,立马笑着迎了过来,说道:“两位,里边请!” 在店小二的引领下,二人来到二楼,坐到一处可以欣赏窗外夜景的桌前。 张牧拿出一块拇指大小金锭,扔给店小二,说道:“你们店里最好的酒叫什么?” 店小二接下金锭,笑的十分灿烂,又见张牧穿着不凡,恭敬的说道:“回公子,门口已经写着了,就叫醉百日!” “哦。”张牧惊奇了一下,说道:“那就先来上两坛,再拿一个碳炉过来。” “好咧。”店小二应了一声,说道:“公子,这下酒的菜可要来点儿?” “当然要得,捡你们最拿手的来上几道!”张牧吩咐道。 “公子稍等,马上就好!”店小二说完,蹬蹬的跑了下去。 不一会儿。 店小二抱来了两坛油蜡封口的醉百日,另一名伙计送来了碳炉,以及几盘香气四溢的菜肴。 “公子,已经妥当,你们慢用!”店小二说道。 张牧挥手退去店小二,起开油蜡封口,顿时一股浓香扑面而来,闻了几下,说道:“师姐,这酒确实不错!” 随即倒上满满一壶,放到碳炉温烤起来。 姒若水见到张牧娴熟的动作,嘴角一扬,说道:“师弟,跟着你倒是颇为享受。” “那是自然。”张牧回笑道。 片刻后,酒香越来越浓。 张牧察觉火候已到,拿起酒壶,给姒若水斟了一杯。 姒若水小抿一口,美目一亮,说道:“师弟,这酒温过以后,口感醇香,简直比一些灵果酿造的琼浆还要胜上半分。” “师姐喜欢,那就多喝点。”张牧跟着喝了一杯,也觉此酒有些独到之处。 正在二人对饮闲谈时,从三楼走下了几名喝的醉醺醺的年轻人。 这些人边走边互相吹捧道。 “十日后的斗诗大会,刘公子定能重挫敌国锐气!” “不敢,不敢,有齐公子参加,小弟怎敢出头!” “我看,最有希望的还属方公子。” “哪里,哪里,朱公子的才情,我是甘拜下风。” 张牧听到几人的言论,顿时在心中升起了一股好奇,在几人走后,叫来了店小二问道。 “小二,他们所说的斗诗大会,是怎么回事?” “斗诗大会?”店小二望了望几人的背影,看这几人都是丰谷城中有名的才子,当即向张牧讲述了原委。 原来,北顺国与相邻的长狄国之间,由于连年征战,导致两国国力都有些不堪重负。 于是,长狄国向北顺国发诏提议,举办一场文武大比,以此来确定近年两国兵戈的胜负。 此等好事,北顺国自然欣然同意,同时把比试地点,定在了国都丰城之中。 几人所说的斗诗大会,便是文比中的一项。 张牧听罢,正要再继续询问一些具体情形时。 一枚小巧的玉环,忽然从二人旁边的窗户中飞了进来,叮叮当当的掉落到了地上。 姒若水美目一动,拿出那枚母环,应照一下,发现正是此行寻找的玉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