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回:谷成-《烟花散尽似曾归》


    第(2/3)页

    余璞一想,这孩子是谷仓里头捡来的,姓谷算了,从此之后就扔在兵营当中了。

    谷成后来到处跟人吹嘘,说他九岁就参军了,典故就是在这儿。

    这家伙比余靖宁大个八九岁,小时候日日和他滚在一起。后来,余璞发现这家伙天生神力,力大无穷,打仗是一把好手,就是脑子稍微有点儿不大灵光。

    也不是笨,就是死脑筋。

    但是他有个旁人不及的优点,就是听话,并且能听到点子上去,一般余璞教给他的东西,很少有做错的。

    就凭着这个,余璞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既是亲卫,也是副将。

    总归这样配合已经好多年了,起码在打鞑靼那群强盗的时候,从来没出过差错。

    “我们西北军最强的是甚么?是骑兵,哪有让骑兵攻城的道理。”余璞见谷成在那儿抓耳挠腮,给人递了个本子,“记下来罢。我瞧你光听着挺着急的。”

    “谢王爷。”谷成欢欢喜喜,舔了舔墨,拿着本子继续听讲。

    “南京城只能从里面打开,从外头是不行的。南北两京皆是国子监所在之地,皆是饱学之辈,也是最容易群情激奋的年轻人。当初我便听闻当初两万南京军守城之时便有许多南京义勇,当初便是如此,想必他们也不愿意南京落入乱军之手。”余璞瞥了一眼谷成的本子,见他险些要跟不上了,于是放缓了语速,“只在外面嚷嚷毕竟不如里应外合来的痛快,咱们如今最好是能联系上南京城内的百姓,与他们一起骗开南京城的城门。”

    谷成一边记,还一边提问余璞道:“王爷,那咱们要先怎么和南京城的百姓联系上。我觉得这挺难办的,这城中的乱军本来就是靠着防守不严,接着叛徒里应外合才进了南京城,如今咱们再故技重施,有点难办罢。”

    “哎呀。”余璞一脸“我心甚慰”的神情,站起来上前拍了拍谷成的肩膀,“都会举一反三了,我没白教你小子,真是可喜可贺。”

    谷成一被夸奖,就略略有些不好意思,黑脸上飞了红,人瞧着都是黑红黑红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