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王牌锋卫》
第(2/3)页
邓鸿飞一本正经地回答,“现在回首赛季初,我能进入圣安东尼奥实属幸运,格雷格波波维奇的执教能力很强,我从他那里感受到最多的就是他在强调服从意识的时候,也并没有抹杀球员的创造力。”
“你知道吗?”
“很多球员在进入马刺之前都是不为外界所看好的。”
“无论是马努,还是帕克,还是我和米尔斯他们,但是波波教练总是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镶嵌在马刺这块巨大的拼图最合适的位置上。”
话音至此,他突然停下,附身从行李箱里面取出一本笔记,拍了拍递过去,“爸,你看,这是我做的笔记,关于波波教练在日常训练中一些细节性行为的反思。”
“哦?”
邓之龙大为讶异的接了过去,翻看了前面几页,眼中的惊异更盛,“你一个打球的,怎么会去总结这些?”
“因为我是中国球员。”
邓鸿飞无比认真地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上个世纪,很多中国球员就在为NBA而努力,直到2001年,王治郅才敲开了那扇紧闭的大门。”
“为国人展现出了崭新的篮球天地。”
“后来姚明去了NBA,让大多数中国人真正看到了篮球最高水平是什么样的,也领略到了我们的差距。”
“拥有亚洲顶级天赋的易建联去NBA,让人真切地看到了训练方法上的差异,在那里,他真正的成为了魔鬼筋肉人,体型上的变化肉眼可见。”
“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就是为了找到中国篮球最合适的那条路。”
“这本笔记,看起来好像是一本教练笔记,但实际上我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加深自己对于比赛,对于篮球的理解。”
“所以这次我去各大学校,主要是想要看看教练员们选拔球员的方式和日常训练中,比赛中的执教思维。”
“对于那些学生球员,我想要告诉他们正确的训练方法,怎么样才可以更加强壮。”
“umm~”
邓之龙沉吟少顷,若有所悟,“所以你是不准备直接教那些小球员怎么打球?”
“这个不用我教,我怕误人子弟。”
邓鸿飞严谨地摇摇头,“每个人的打球方式是不一样的,这需要通过实战来磨练和领悟,强行灌输自己认为对的理念,其实不一定适合其他人。”
“最多,我加入到他们的比赛中,我身体力行的展现自己的比赛方式。”
“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揣摩。”
邓之龙点点头,毫不掩饰双目中的欣赏,“从小你做事就很有条理,既然想清楚了,那么就去做,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你爸我会全力支持你的。”
他捏着拳头鼓励着,笑呵呵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只是掌间那钢铁一样坚硬的触感,令邓之龙的心头忍不住泛起万千感慨。
曾经稚嫩幼小的臂膀,已经真正的羽翼丰满,具备了翱翔九天的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