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实际上在姚明成名之前,战神刘玉栋、胡卫东乃至于更早的虎王孙军时代。 中国男篮的战术执行力和团队配合是相当强的。 那个时候中国没有打NBA的球星,也没有现在CBA联赛那些毁天灭地的超级外援。 每个球队都有各自出产的本土超级明星,这些人能脱颖而出,往往都有极其鲜明的特点和扎实的基本功,所以人才层出不穷。 可以说,在姚明之前的中国男篮是几乎没有出现过人才断层的。 从来都是亚洲的绝对霸主,没有过虎落平阳的凋零时期。 情况到王治郅、姚明时代出现了改变。 王治郅、姚明、巴特尔、孙悦等球员陆续进入NBA,实力分化越发严重。 加之国内球市资本燃烧,大量超级外援被引入,挑起全队的进攻大梁。 国内球员开始打酱油,在进攻端依赖外援,只负责防守端和一些绿叶任务。 久而久之,自主进攻能力大打折扣。 每次到了国家大赛,都依赖那些从NBA回来的海归球员,比如姚明、大郅、巴特尔等。 而一旦在海归球员方面出现了断层……于是乎这几年的萧条就出现了。 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中国男篮,只能依靠阿连一个人挑起进攻端的大梁。 这一点在马尼拉亚锦赛和之前的一系列杯赛、友谊赛表现得格外清晰。 全队最稳定的内线得分手是易建连、三分射手还是易建连。 全都给易建连打,只要易建连一下场就失去了主心骨。 就好像之前邓鸿飞和易建连两人同时下场那样,瞬间就被日本追平并反超。 事实上。 中国不是没有好苗子,至少板凳上坐着的那个叫周琦的十八岁年轻人就相当的有天赋。 217厘米的身高,233厘米的臂展,护筐能力很强,机动性也很强,具备中远投能力和一手策应能力。 虽然身材尚显单薄,但在球场上灵气十足,锐气十足,时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15岁代表中国打土耳其国际邀请赛,与德国的半决赛狂砍41分28篮板15封盖大三双一战成名。 决赛30分17板8封盖险胜东道主土耳其夺冠。 这是中国男篮任意年龄段首次在亚洲外的国际大赛夺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