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语花-《医心记》


    第(2/3)页

    陈见浚却说他只是觉得陈见浚年轻鲁莽,所以要杀杀他的性子,先让他老实呆几天再说。

    人家老子要教训儿子,谢迁也不好再说什么。

    皇帝突然对太子翻脸,各种流言纷起。但因为事出突然,皇帝身边的几个近侍又对此讳莫如深,所以流言只是流言,谁也没有确凿的消息。

    但谢迁是何等通达的一个人,他却能看出,触发点是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皇帝早就看不惯太子,这种不满总会通过某种形式爆发出来。

    日渐衰败的皇帝难以容忍一天比一天壮大的太子,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层出不穷。所以今日陈氏父子的矛盾并不新鲜。

    重要的是,该如何扶助太子度过危急时刻,撑到登上龙椅的那一天。谢迁十年的心血倾注在太子身上,对他寄予厚望,可不想这些心血一旦化为泡影。

    谢迁比陈见浚还要大两岁,但是他作息规律,不嗜酒、不服丹、不好色,闲来就打打拳,侍弄侍弄花草,自信能比陈见浚活得长久。

    将来陈祐琮登上皇位,他以帝师之名号令士林,那就是他能够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他暗暗给太子通信,让他稍安勿躁,尽量低调和顺,先让皇帝消气再说。

    太子回复他说,我知道了,请太傅多保重。这种模棱两可的话让谢迁颇为不安,但他在宫外见不到太子,鞭长莫及,也只能耐心等待。

    同样为太子被关禁闭而焦虑的还有太后。

    宫外的人只注意到太子被禁足,很少知道同时被禁足的还有飞仙宫的昭明真人。而太后对此事却是很清楚的。她自然一下子就能猜出来太子和张惟昭在这个时候同时被禁足是因为什么。

    太后有些气恼陈见浚后宫有了那么多妃子,还要去和自己儿子争女人。他自己的身子又不好,三天两头生病,一下子要服丹,一下子又要纳新妃子,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但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而且陈见浚一向对她阳奉阴违,太后不好和他敞开来去说。

    她本想着太子被关个两三天,等皇帝气消了,放他出来,再慢慢计议好了。谁知道三天过去了,陈见浚还是毫无动静。

    太后终于忍耐不住,命人把皇帝请过来,想好好劝劝他。谁知皇帝来了,太后刚说了两句“父子哪有隔夜仇”、“太子毕竟年轻,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要皇帝耐心教导才是”,皇帝就幽幽地抛出一句:

    “母后关心太子远远胜于关心朕。”

    太后被噎住了,片刻才说道:“皇帝啊,哪有母亲不疼惜儿子的?哀家自然也是为你好。你病才好没有多久,正要好好保养的时候。何必和太子置那么大气?对身子也不好。”

    “朕自然会好好保养身子。朕不仅要活得长久,而且要活得健康。”陈见浚带着冷笑说。“所以就让他多关几天,免得出来气朕。同时也让他明白,朕还没死,轮不到他说了算。”

    说着向太后告辞而去。

    太后被这几句话堵得窝了好大一口气在胸口,半天才缓过来。

    母子俩算是不欢而散。

    不管太子怎么被禁足,皇帝和太后怎么置气,宫里如何留言纷起,于皇后还是如以前一样四平八稳。

    陈见浚以前只觉得于皇后针扎不出声的性子,十分沉闷,现在却觉得有这样一个稳妥的人在身边也挺好。

    皇后亲自到乾清宫给皇帝送补身子的羹汤,被皇帝留下来说话。皇后也劝了皇帝几句不要因太子的事太过生气,要保重身体这样的话,因皇帝不怎么爱听,就住口不说了,转而提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