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法正他爹-《我是奉先》


    第(2/3)页

    “授有一至交好友,扶风郿县人,姓法,名衍,幼承家学,是儒家大师,其父法真,更是当世儒学宗师。他风闻并州,度辽地区百姓安乐,各行各业也都欣欣向荣,便想来游历一番。”

    “他来之后,我便向他极力推荐主公,他尚未答应留下来帮助我们,主公可愿和我一起去见他一面?”

    “法衍?法真?”吕布想了一想,没有印象,“不过只要是人才,我们就欢迎,既然想挽留人家,自是应该当面劝说的,先生带我去拜访一下这位法衍先生吧。”

    法衍就住在沮授的府上,沮授领着吕布往后院走去,刚走到院门口,就听到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高声朗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不错,正儿。”一个男子声音响起,“那你给为父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唔,说的不错,看来《大学》这一篇你是基本领悟了,回头再好好看看《论语》。”

    “可是,父亲,孩儿更喜欢学习领兵打仗的学问,吕布大人那样的英雄人物才是我心中向外的样子。”

    “痴儿,你想学习兵法,也得先学文化啊,没有文化,如何理解兵法?你放心,为父不是那种只知死读圣贤书,不问窗外事的儒生,我们法家的家学虽是尊儒,可以兼顾诸子百家。”

    “我知道你想去念那个沙陵军官学校,不急,等你十六岁的时候,我送你去,我也想看看这所名动九州的学校都学什么教什么?”

    听到这,吕布微笑点头,这个时代不是腐儒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不像后来程朱理学盛行之后,那么死板。

    吕布鼓着掌,和沮授走进房间,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文士打扮,正拿着一本书在翻看,男子身前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

    男孩身高接近七尺,长得虽是少年模样,却也很是端正,双眼灵动,不住地打量吕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