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曹丕的手段-《我是奉先》


    第(2/3)页

    他留下遗诏,由太子孙登继任吴王之位,任命四大辅政大臣一起辅政,张昭为吴国丞相,总领朝政,为首辅。

    陆逊为三军大都督,掌管吴国兵权,特别是吴国水军,尽在陆逊控制之下。

    曹丕为司空,辅助张昭处理朝政。潘濬为司徒,也从菲律宾赶了回来,一同处理朝政。

    不少前魏旧臣如荀彧、程昱、陈宫、曹真、曹休也都各有升迁。

    陆逊对曹丕一直怀有强烈的警惕之心,特别是在孙权病重之后,对于曹丕的种种表现更是大为不满,甚至陆逊对孙权的死因也十分怀疑。

    他总觉得春秋鼎盛的孙权怎么可能突然暴病而亡?

    不要忘记,从建邺逃难交州,从交州又逃到夷洲,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都没有击垮孙权,怎么可能在大局已定,偏安一隅的时候反而焦怒攻心呢?

    陆逊在私下里搜集曹丕有异心的证据,这并不是很困难,毕竟吴国的情报系统控制在军方手里,也就是控制在陆逊手中。

    曹丕也觉察到了陆逊的动静,一方面小心应对,一方面也对曹真、曹休等人做出了安排。

    曹丕掌握了吴国如今的财政大权,他在采购军工厂生产的装备的时候,特别是步军的装备,优先装备曹真、曹休等人控制的新军。

    对于水军的装备采购、弹药补给则是种种借口,推托推诿。

    而且即使是陆逊控制的水军阵营,曹丕也在想方设法的往里面渗透,安插自己人。

    至于吴国的那些元老文臣如张昭、顾雍、歩陟等人则早已和曹丕沆瀣一气,他们在孙权死后,不看好孙氏的后人能够带领吴国更好的走下去。

    相反平时受到荀彧、程昱、陈宫等人的影响,他们对曹丕反而是高看一眼,觉得曹丕比孙氏后人更有资格做吴国的主君。

    甚至如顾雍、歩陟等人都参与了曹丕对孙权的下毒计划,是的,孙权是被曹丕用慢性毒药,在日常饮食之中下毒,缓慢中毒而死。

    而吴王宫中的御医都被曹丕收买和控制,宫中的宦官也多被顾雍和曹丕等人收买,所以只是瞒着孙权一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