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吴国的变动-《我是奉先》
第(2/3)页
双方在会稽沿海进行了一次海战,最后以大汉海军略占上风而告终,双方各自出动了八艘战舰,都是一千吨级的战舰。
一番舰炮对轰之后,谁也没有击沉对方,都只是被打的千疮百孔,有很多水手受伤。
吴国从大汉偷学到的水密隔舱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双方都是用实心弹,想攻击对方的水线部分,击沉对方,可是良好的水密隔舱技术,保护了进水的战船仍能漂浮海面。
吴国重视海军建设初步收到成效,他们的海军舰队已经能够与大汉海军进行初步对抗,当然汉军并不担心。
首先就是吴国没有大汉海军那些大吨位的主力战舰,大汉海军已经有三千吨的巨舰了,吴国才只能制造一千吨的战舰。
其次,汉军的舰炮已经开始更新换代,甚至包括使用的炮弹也都开始更换了,这也是吴国不可能跟上的。
无论如何,为了监视与控制对手,大汉帝国在吴国的周边,有南海郡的番禺军港、朱崖郡的文昌军港,长江入海口的舟山军港,都驻扎了足够实力的海军舰队,对其进行监视和防备。
大汉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头号假想敌就是吴国的海军,情报部在吴国的大量情报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吴国海军情报。
大量的卧底都已经成功地打入了吴国陆军、海军的高层圈子,掌握了大量的机密的情报。
说难听一些,吴国的军方在大汉帝国军方的眼中毫无秘密可言,赤裸裸的。
吴国自己多少也知道这种尴尬的情况,所以他们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殖民地开发和海上贸易发展之上。
曹丕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并不能够得到陆逊等人的支持,即使是曹氏本族的曹真也与曹丕观点相左,他更赞同陆逊的发展方针。
陆逊和曹真都认为既然吴国已经不可能从军事上战胜大汉,就应该另辟蹊径,大力发展商贸,有了金钱才能扩充军队,研究新式武器。
他们认为吴国应该学习刘备的日南王国,放弃争夺霸权的心思,一门心思开发南洋,反而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