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章 脑机接口设备!-《重生之大学霸》
第(2/3)页
而且光是忆阻器这种器件拥有超小的尺寸,极快的擦写速度,超高的擦写寿命,多阻态开关特性,并且和现在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制程工艺有着非常好的兼容性,也为华兴科技集团敲开了另一种存储芯片的市场。
当然,这种忆阻器也不是没有缺点的,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储存储密度比较低。
现在技术团队也是在研发3D堆叠的芯片结构来提高忆阻器芯片的储存容量,要想取代现阶段的闪存芯片还是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杨杰并不着急,他随后也是对脑机技术部门研发的头戴式脑机接口样品设备。
这款头戴式设备脑机设备从04年就开始启动了,负责这款产品设备研发的是神经学家郑绍刚,他带领的技术团队开发这个项目的想法是从大脑中提取这些微弱信号,解码它们的意思,并将它们传递到四肢,就可以绕过脊椎,重新将大脑和身体连接起来。
触摸和运动的信号在大脑中显得杂乱无章,因为每个动作都对应独特的信号,光是提取这些信号并进行分析解码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并将这些解码的大脑信号,分离为与预期运动和触觉相对应的信号发送到使用者上肢和下肢的电极套和振动带让使用者感受到触觉并且进行活动也是非常大的挑战。
为此技术部门也是招募了数名因脊髓损伤或因患病瘫痪而行动能力的患者参与到实验当中。
当然,研发部门对患者的也是有要求的,这些患者大脑与其手臂和腿之间还是有脊髓纤维存活的。
之前研发部门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让数名患者的手和大腿手就部分恢复了活动,不过这些患者还是没有恢复触觉反馈,患者抓握东西非常吃力,握力几乎不受控制。
其实给这套系统增加触觉更加困难,为了梳理出与触摸相对应的独特信号,研发团队也是进行了很多研发,通过针对患者手臂和大腿进行有针对性的刺激的同时观察当压力施加在身体位置的大脑信号变化情况,终于还是识别出了反馈给大脑的触摸信号。
技术团队研发出来的振动带也让患者知道自己在触摸物体,并且通过不断改进,患者现在可以准确地分辨出他何时触摸到物体和感觉到物体的坚硬程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