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战休顾往事(一)-《我在江湖做女侠》


    第(3/3)页

    天时已逝,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秋风星落五丈原。

    传奇都需要实力进行背书。

    就像关将军,云长“亘古一人,忠义无双”的背后,是“威震华夏”的一战!

    没有实力说话,传奇就渐渐烟消云散。

    丞相的一些列令后人顶礼膜拜的传奇背后,还有着非常厚重、翔实的实力背书。

    丞相对于整个蜀汉来讲,其实并不仅仅只是,白帝城托孤后毅然的扛起了蜀汉的大旗。

    更贴切的是,自打和先主相逢后,除了最开始的第一年外,后面都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顶梁柱角色。

    最开始,就是接班人的级别的培养!

    后面的十二年,则是整个天下当仁不让的主角。

    而前面的十六年,同样是至少前三的重要。

    蜀汉的这份家业,准确说,没了谁都行。

    除了丞相。

    没了丞相,烈祖可能真的就只能白白漂泊这一生了。

    丞相当年出山的《隆中对》的重大意义,除了指出了荆州益州的发展方向,还给烈祖讲明白了今后需要怎么做,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是正确的!

    而这方才是一个势力成形的最重要的,努力的方向若是错了,那么再怎么努力也是错的结果。

    当年的烈祖前半生由于起点低,遇到丞相前已经干了20年客将了,这辈子东奔西跑,虽然魅力无限,总不缺人赏识,关张赵也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世之虎将,但是却总是在漂泊中。

    而在丞相《隆中对》中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刘大爷!别老琢磨啦!还有两块地方可以拿下来!这两个地方拿下来,你想做的事就成了!

    没有丞相得那给老刘讲明白了,长坂坡后烈祖可能也就只能继续做客将了,或者会在曹魏攻伐蜀地的时候被人请往蜀地为主,到那时,又何能力挽狂澜?

    历史要是真走到那一步,那对于理想者,是何等的悲哀!

    《隆中对》外,并不仅仅是丞相提出了战略规划那么简单,实际上丞相是蜀汉这个小政权能够持续发展壮大的纲领。

    看看丞相的这些年履历吧。

    当时在荆州,刘表家里面俩儿子内斗,而刘琦在权力斗争中逐渐被边缘,经常来找丞相求计,丞相比较谨慎,当时也还年轻,不敢贸然出计。

    有一天,刘琦又带丞相逛花园,兴致上来地上已经招不开了,俩人非要上高楼去喝酒,喝一半刘琦派人把梯子撤了说:葛爷你今天别想跑了!现在咱们悬在半空中,别特么担心了!

    丞相方才说:“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既然在国中混不下去了,为啥不去地方培育自己的势力呢?

    刘琦恍然大悟,当时整好赶上黄祖死了,刘琦争取到了江夏太守的岗位堵孙权去了。

    这个位置,也为后来在刘备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提供了最后的避风港。

    其后,丞相就被烈祖在生死存亡时刻派到江东去求援。

    此时的烈祖,在这个重要关头并没有派那些跟了他很多年的人去进行这次关键对话,而是派了丞相。

    而丞相也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去了之后将已经成溃军的刘备描绘成了一个盟友并跟孙权算了下曹操此时外强中干的一笔账。

    而此后,就是孙刘结盟,赤壁之战了。

    荆南四郡被烈祖趁乱平定丞相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治所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足兵足食,充实军资。(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除了武陵郡这个和南郡接壤的“前线”外,刘备将大后方全交给了丞相,让他干一件对一个势力来说最重要的事。

    足兵足食,治理地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