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乡试三-《林羽之穿越日常》


    第(2/3)页

    我主皇上承天继位,英明神武,德行天下,泽被苍生,必可得上天庇佑,仙福得享,寿与天齐!”

    得亏林羽之不知道,这“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可是金大大的精品捧词,尔等安敢盗用?

    朱彦成自得了荣景帝副主考的任命以来,可谓是重拾书册,认真研究思考考题方向。成为副主考,即为本科座师,今科中举之人皆可称之为是自己的门生。

    “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这是一个收拢人心,拉拢壮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相比于会试,乡试中发掘人才,加以培养,会试中举,也是自己的门生,这是天然的派系关系,此机会十分难得。

    以自己五十多岁的年纪,记忆力不好,很多以前记忆清晰的文章,现在都不能直接上口了。科举考题非比寻常,更是不可与幕僚商议,自己担不起科举泄题的责任,只能亲力亲为。

    此题乃自己慎之又慎考虑后所得。哪位皇帝不需要下面的歌功颂德?不需要溜须拍马?不需要千古贤名?不需要永世流芳?

    这些就需要自己这样的大臣体察圣意,代主言事,为皇分忧啊!

    “《中庸·天生我材必有用》,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此题算是不错的了,但我也有一题,朱大人不妨也听听。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此题朱大人以为如何?”

    高季文深感渐渐摸清了些荣景帝关心的时政事务,脉门所在。改革时弊为表象,整顿吏治为形式,利民生大计方为根本。

    直隶巡抚李维钧上奏折,提出取消“人头税”,而改为“据田计税”的赋役提议,将人丁税并入地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同时建议取消儒户、宦户,限制绅衿特权,使无论贫富力役负担合理。此策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如施行,则会成为赋税史上的重大革新。

    此条陈皇上一直留中,只给了李维钧“此事以待时机,待议”的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