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技术革命-《矿业霸主》


    第(2/3)页

    李泽无奈地叹了口气,给叶斌和宁缺交代了下任务,会议也就结束了。

    ......

    张逸离开李教授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多,简单的在食堂吃了个饭,吃饭的时候他就在想,现在最紧迫的应该是硫酸渣项目该如何进行,他需要有个总体上的规划。

    首先技术上是没问题的,只要陈涛能够取来样品,在实验室里把实验完成,就能得出一个基本方案,而且实验不需要多久,大概一周就能完成。

    接下来就应该跟硫酸厂谈硫酸渣了,问题是张逸现在的身份是个大学生,没有别的背景和关系,就算硫酸渣再怎么烫手,硫酸厂怕是也不会轻易给张逸。

    要想拿下硫酸渣,必须得靠别人。

    找风投?

    这也行不通,风投同样要考核他的资质,他现在手头上什么都拿不出来,仅仅靠自己实验室做的一丁点试验,显然难以取得风投公司的信任。

    张逸把能取得资金的渠道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灵光一闪,觉得有一个人非常的合适。

    邵伟博。

    万博集团董事长。

    邵伟博是张逸他们村子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个,他只有小学毕业的学历,在98年,经济市场环境大开放的情况下,成就了非常多的暴发户,邵伟博就是其中一个。

    而让他发家致富的,正是矿业。

    30多岁的时候,他带着老婆、弟弟,带上家里的全部积蓄,到隔壁县有名的矿区开矿去了。

    那里的矿区盛产铅锌矿,当地县还是国内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政府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小老板前来开矿,导致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地上就有好几个矿井。

    虽然开矿的人很多,但是赚钱的却很少,一百个矿井,能采出矿的也不过三、四个。但是赚了钱的,绝对是一本万利,十几万的投入,通常产出就有上千万,能赚钱的小老板百中无一,但是仍挡不住他们想一夜暴富的热情。

    98年那会儿,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各种证件还是比较容易办的,探矿权、采矿权等证件轻易就能办下来,邵伟博也很豪气,各种证件一办下来立马就招工人,买设备,他名下足足有7个矿井。

    踌躇满志的邵伟博打算干一番事业,可惜事与愿违,前面的6个矿井都没有采出矿来,这局面马上就把邵伟博推到了悬崖边缘。

    工人发不起工资,纷纷辞退,设备也运转不起来,甚至已经困难到没钱吃饭的地步,只能挖山上的蕨菜度日。

    关系不错的工人在临走之前还劝他,如果把设备和最后一个还没开采的矿井卖掉,还能挽回一点钱,至少不会倾家荡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