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釜山及时雨姜东元-《韩娱之影帝》
第(2/3)页
对应的,《东亚日报》则直言不讳的点出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在韩国。由于高考的严谨性,大学生数量实在有限,而有限的观众数量是不足以对电影成绩产生直观的改善的。同时,这份报纸还指出来,说是学生的评分大多具有冲动性,是出于逆反心理给的高分写的评论,是不够理性和公平的。总之,无论是票房成绩也好,还是电影网站的评分也好,如果数量不能达到国民认可的一条线以上。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而这条线是多少呢?《东亚日报》直接给了出来,250万!过了这条线这部电影就是龙,没过。它就是虫!
说句实话,一般而言,这种对掐对电影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宣传策略,因为会吸引注意力嘛。但是,考虑到对掐的双方齐刷刷的把自己的电影放置在‘大学生所看的电影’这个位置上,而且争论的焦点也是占社会极少份额的学生群体能否有资格其决定一部电影的格调……呃,总之,金钟铭看完两份报纸后就郁闷的想骂娘,你说那群白领看完这样的报纸后怎么可能有心思去影院?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就是这意思了。
略显无奈的放下了这两份报纸。金钟铭不抱希望的打开了《朝鲜日报》,他记得这家报纸可是要号称连发三份影评的。也不知道评分给了3星半后还能给个什么好说法,那个姜东元又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说句丧气的话。他跟那位不熟,也就是指望着对方看在崔东勋导演的香火情上不说坏话罢了。
不过,刚一翻到第六版的文娱版块,金钟铭就愣住了,因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个影评文章最后的星级评分标志,只是这次竟然变成了4星。”
韩:“但是。如果照你这么说的话,那些年纪再大一点的不行吗?三十二三岁、三十五六岁,我的意思是你确定今天其他人近乎淡然的反应是因为年龄吗?”
姜:“其实跟年龄没关系,这个是要看你的脑子里还有没有对于那段岁月的记忆和渴望!有的话四十岁也可以,没的话二十岁也不行,很显然,这些前辈艺人已经忘了,或者干脆就没有。”
韩点头。
姜:“但是这里关于年龄的事情我要多说一句。请注意电影中的年代,99年高三,03年的台风,比着年龄你才会发现金钟铭导演真正的目标其实真的是我们这群已经确定失去了青春的人!我们这些人已经确定的离开了那段肆意妄为的时刻,如今的我们必须要藏住那段记忆,然后去学的更成熟一点。只有在接到自己同学电话时,说谁谁谁已经已经嫁为人妇、已经为人母的时候,我们才会突然间回想起来。哦!原来,那天上课的时候,那个谁谁谁扭过头来的那一瞬间真的好漂亮……对不起,我又失态了。总之,我入行近十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在不拍戏的状态下,对着外人哭出来……”
韩:“没关系,我真的很高兴能够听到有一名专业人士如此动情的来描述一部我没看懂的电影。”
姜:“总之,我觉得你们都被金钟铭导演骗了,你们看着那群演员的年龄,看着他的年龄,总觉得,他是给20岁的人拍的这部电影。但不是,或者不止是!我觉得他是因为自己早熟,或许是因为自己目前的成就不得不早熟,所以他也是一个失去了青春但却还记着的人!和我一样。我觉得他是抱着那种遗憾和祭奠的味道来拍摄这部电影的……说实话,我跟他不熟,所以请不要把我下面的话当做广告,最起码我的广告没有经过他本人的同意!”
韩:“请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