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核弹危机’——助审-《梦行者群》
第(2/3)页
听着案犯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交代,艾米是心情格外的激动,但她此时、还得控制着不能宣泄,脑子还得针对着案犯回答的问题,考虑着是否需要、临时增加些提问的问题;而且,艾米还得控制住、案犯回答问题的速度;由于案犯回答的太顺溜、太细致,书记员在进行笔录时,进度上就有些吃力;艾米还得提醒案犯说慢点,或者放慢自己询问的速度。
艾米也注意到了,案犯所回答的内容,是紧紧的围绕着、自己的问题来陈述的,既不跑题、也不多说;自己想知道多少,就看自己能够问出多少问题了;如果自己的问题涵盖面广,案犯会陈述出许多方面的事情,但不一定有重点;如果自己的问题单一,案犯回答的范围也就明确,也就十分具体。
当对第一个案犯的询问结束时,已经审讯了一共70分钟;在案犯被带离后,艾米和书记员是兴奋的击掌相庆;艾米问女书记员说:“累不累,还能接着提审下一个人么?”艾米知道、人家连续记录了一个多小时,手写着、够累的。
女书记员想了想说::“还是我来吧,休息个10分钟就行。”女书记员也明白:一个是现在另外找书记员,不一定马上就有合适的;再一个,书记员在审案过程中,也起到了挺重要的配合作用,这种难审的案子、如果被顺利的审出结果,书记员也是会有功劳的。
艾米笑着说:“好。”起身给对方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水,然后两人一边喝着水、一边对所要提问的问题、是否有什么遗漏之处,又开始了小讨论。
徐然这边,在‘网络监控组’的办公室内,表现的也是中规中矩,让那个‘大姐’也觉得满意;至少徐然在言谈举止上,是表现的很得体,不光没有令人生厌之处,反而显得很招人喜欢。
首先徐然在她的办公室期间,一直就坐在沙发上,没有到处移动;而且那坐姿也显得很得体、很有范,没有出现那种坐卧不安的失礼形态;再一个,徐然也没有出现那种、要出门去卫生间的多事状况。
她们这栋办公楼的卫生间,是不分男女的,卫生间内是分有几个、有门的小隔断,上卫生间的人,只需把小隔断的门扣上,就可以在里边、自行其事了,不用顾虑、会出现普通的走光情况。
而当艾米把徐然、带到这个‘大姐’的办公室内暂坐时,‘大姐’就成了徐然的、实际看管人了,如果徐然要去卫生间,她就得陪着去;她还没理由把这事、推给自己的两个组员;当然,这对徐然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万一这个期间、楼内发生了异常状况,有她的陪伴,就可以证明、徐然是否属于怀疑对象。
如果徐然去上卫生间,‘大姐’就得在卫生间内的隔断外边等着徐然,如果徐然是解个小手、还好说些,如果是解大手,那她在隔断外的等待,可就是受罪的感觉了;好在徐然在这方面表现的很自律,没有给她添麻烦,对这一点,‘大姐’目前很满意。
徐然坐在沙发上时,是很自觉的、不主动影响别人的工作,当人家问他话时,他也会有礼貌的回答问话;对于徐然来说,由于他的阅历不同于常人,再加上对X国的语言、也已经熟练的掌握,所以在言谈上,不经意间、就有着不俗的表现。
初开始,‘大姐’只是客气的、和徐然说几句话,这一是为了完成艾米的、‘评估徐然’的工作,再一个、也是不想徐然感受到被冷落;徐然的几句回话、并没有刻意为之,但却让屋内的三个女子,都感觉到了、徐然很健谈,并且谈吐不俗。
随即,围内的另外两个年轻女子,也你一句、我一句的加入到了和徐然的对话中;一开始,这两也是纯属好奇,想看看徐然的知识层面到底如何;而随着她们提出的问题越多,就越发觉得徐然的底蕴十足了;无论她们询问徐然、什么问题,徐然都能搭得上话,而且对于一些、不能一概而论的问题,徐然还能谈出自己独到的观点,有些观点、让她们都觉得耳目一新。
当然,她们在询问徐然问题时,也会考虑尊重个人隐私的,不会询问太个人的问题;她们倒是问起了徐然的职业,徐然介绍说,自己是和几个朋友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
原本这个‘大姐’,还担心徐然在这个屋内坐个把小时,会让双方都感到不自在的;没有想到,不知不觉间,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她倒反而希望徐然、能够多坐一会,丰富和改善一下、办公室内的工作氛围,
艾米那边,算上中间休息的10分钟,第二个案犯、一共审问了一个小时,这个案犯同样是对于所提问的问题、对答如流;之所以时间上、会比之前短些,是因为有些关于他们组织的问题,在第一个案犯那里问过之后,这里就没有、再过多的询问了。
当艾米处理完相关事宜,来到‘大姐’办公室时,已经是将近两个半小时之后了;艾米原本还担心、徐然在人家办公室坐的时间太长,会让‘大姐’别扭和为难的,没有想到当她进屋时,那里边的谈话是热火朝天,气氛非常活跃;好在她们这里的办公室门窗、都是隔音的;要不然让外人听到、这里在工作期间大谈闲话,那是很不合时宜的。
而随着和徐然谈话的越来越多,屋内的三个女子,对于徐然的谈吐、那是大感佩服;‘大姐’自认、自己比徐然得大个10岁,自己的阅历应该比徐然多,而且自认、自己还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可是这一交流,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世界观的认知,是和徐然有差距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