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群众并起的时代-《材料为王》


    第(3/3)页

    实行终身雇用的不只是日本,还有美国。在这个相对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时代,美国有很多大企业也实行的是终身雇用制,例如通用等几大汽车公司,工人们一辈子都在这一家企业工作,退休以后也从公司领取退休工资。

    可这些公司也深深为退休工人工资巨大负担的压力所苦,成本居高不下,经营负担相当大,可谓是举步维艰。

    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几位部长都是心如坠铅。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果一定要说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国家经济始终保持在高速增长状态,通过急速增加的财富来稀释退休职工带来的巨大压力。

    陈部长等人最后只能打起精神,向他询问了一下美国的养老基金制度。

    郭逸铭也详细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说起来养老基金也就是将提前预支的养老金集中起来,投入经济运转。通过从国家经济发展中分润部分收益,作为退休人员的费用。美国仗着全球印钞机的强大金融实力,基本能保证这套制度运转起来,但同样面对着收益不足以充分保值增值,无法保证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不致下降。

    ……中美电子研究所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隐忧,当初聘请的这批员工就都是退休职工,并不需要他来负担这些人的退休工资。现在虽然新招收了大批了新鲜血液,但这些新员工至少要在四十年后才会退休,暂时还不到需要他头痛的地步。

    至于众多国营企业,更不是他能够考虑的,他只能把国外的退休金制度介绍给几位部长,能不能采纳、怎样采纳,都不是他该过问的。

    不过假如国家动作快,从现在开始做准备,到十年以后退休潮涌来的时候,虽然不能全部解决,但至少可以极大地缓解退休潮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但愿吧……他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还是相信,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让劳动生产率增长始终保持在人力成本增长之上,才能保证经济健康成长。

    他或许做不到让全国的企业都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但他却能保证他的企业,将永远领先于其他企业!

    ……11月,争吵了数月的第二代混合处理芯片的规范,终于在相互妥协之中落下帷幕。

    郭逸铭接收到霍克传送回来的最终文本,便立即转交给研究所进行落实。半导体技术方面的难题并不大,香港的处理器工厂下月就可以正式竣工,从国外购入关键精密部件、以及国内订制的部分零部件,组装的新生产线达到了此时的最高水准,集成度达到了惊人的22万晶体管之多,采用的最新流水线技术,将同时处理五条指令,虽然时钟频率只有25兆赫兹,但每秒钟处理的指令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九百万条,比半年前DEC研发的小型服务器芯片性能又提升了一半!

    这还是采用了硬件向上兼容的混合架构,如果采用纯精简指令架构,其性能还会提升更多。

    不过随着晶体管集成度的提高,以及中美电子研究所在混合架构的研究越加深入,传统的复杂指令架构和精简架构之间的界限也越趋模糊。可以预期,当研究人员们彻底掌握了这两种架构的精髓,以及相互融合的技术以后,未来第三代、第四代处理器在这两种架构的融合上将会做得更加出色,再也不用像第一代产品一样,几乎是生拉硬扯地强行将这两种架构做在一枚芯片上,彼此的配合并不融洽。

    IBM在计算机领域,尤其是传统服务器领域正在被DEC大口大口吞噬着市场份额,要不是DEC产能有限,可能半壁江山都被奥尔森抢走了。即便如此,半年来DEC通过公司局域网建设,在服务器领域所占份额也已经上升到28%,差一点就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

    而且现在的服务器市场更大,同样是接近30%的市场份额,DEC从中得到的利润更远胜过去。

    为了扭转败局,IBM正在竭尽全力开发他们的精简架构处理器,以及他们的公司局域网解决方案。从得到的消息来看,IBM的精简架构处理器已接近完成、甚至是已经完成,但由于在公司局域网、办公自动化软件上研发的落后,暂时还无法推出成熟产品。

    郭逸铭了解到,IBM曾经购买了一批DEC出品的服务器,估计会是进行拆解以后对其研究,很可能还会剽窃D联合实验室的技术成果。

    之前已经有了先例,联合实验室的部分研究员就曾报告,IBM派出的情报掮客曾私下和他们接触,希望从他们手中得到联合实验室精简架构处理器、服务器、乃至公司局域网、自动办公软件的一切细节,最好是完整的技术资料。

    由此可见,IBM已经开始疯狂地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其霸主地位,甚至不惜窃取技术。

    奥尔森已经多次咆哮要对IBM提起告诉。但大家都知道,起诉的意义其实不大,大家不过是在拚财力罢了,通过庞大的律师团在法庭打上几年、十几年官司,最终落个庭外和解,再让IBM赔几千万、几个亿的损失,根本就无法阻止其进入。

    这个市场,终究还是要进入到群雄并起的时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