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洪峰轻轻吐出一口气,心里没有那般起伏。 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延续。 也是众人猜测的情理之中。 毕竟这航空发动机技术就是他们手里的王牌。 到现在为止,国内除了九部能够制造出合格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外,其他工厂还没听说过做出来。 九部也是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厂,供应商。 当然,那啥好几个缸的柴油发动机,也是独一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九部在三军的眼里,就是自己人。 谁要找事,估计这三家就会先站出来刷一波存在感。 研究人员仍是吴喆带领的研究所。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用力揉了揉眼睛。 涡轮风扇发动机,又称涡扇发动机。 李洪峰在‘扇’跟‘喷’上仔细看了看。 确定没看错,这不是涡喷发动机,这是新搞出来的涡扇发动机。 可. 这又是啥玩意? 好吧,这是新玩意。 李洪峰已经无语了。 随意看了眼研发时间,三年。 这个时间不长,在可接受范围内。 至于这发动机的作用好处,报告上没写,他也没问。 估计问的话,杨小涛解释了他也不清楚。 反正就是新型发动机呗。 放下心来,李洪峰直接打开下一页。 第五项目,镁合金的研究。 负责人是安仲生,主体承接单位是合金研究所,辅助工厂是钢铁厂。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合金啊。 镁合金? 又是个新鲜东西。 不过在合金研究上,九部确实走到了前列,就是外部的几个部门也都有合作。 甚至,还会在后面提供帮助。 镁合金的出现,会让九部的合金家族多一位成员。 好事。 研究时长,一年。 看样子应该是不太难吧。 第六项目,复印机改进研究。 这个竟然也成了一个项目? 难道说,杨小涛这么看重这个项目? 比啥计算器都要看重? 想不通。 李洪峰再次看了眼杨小涛,发现对方竟然靠在椅子上,眼皮不停的打架,下一秒就要睡着似的。 心中感慨,这三天来,肯定没少熬夜吧。 这上面的每个项目,估计都是千思万虑做出来的吧。 不容易啊。 他却不知,这什么项目的,杨小涛早就心里有底。 正是有底了,才敢这般下手迅速。 至于眼下困得厉害,还不是昨晚上自家媳妇搞得。 杨小涛也不是个认输的主,于是两人又来了一次七星连珠。 杨小涛都怀疑,自家媳妇是不是又想要一个双胞胎了。 李洪峰不知道杨小涛昨晚上的经历,心里还感慨着杨小涛的不容易。 然后再看这白皮书的时候,格外认真。 研究方向,小型化复印机、彩色复印机。 研究时间,三年。 这个,会不会有点长了啊,毕竟现在的复印机已经挺好了。 第七项目,通讯卫星。 负责人王灿。 第八项目,卫星电话。 负责人束兴北。 这两个项目在一页纸上,介绍的不多,可能是相辅相成的原因,时间都是三年。 而且两个的研究方向都是持续性研究,不断改进。 至于后面的那句打造卫星网络,每年一到两颗卫星,李洪峰看的有些头疼。 这,一颗都花老钱了。 一年一颗,这得多少钱啊。 咬咬牙,继续看下去。 研究主体就是研究院,其他什么辅助的,估计得找外援了。 什么中科院啊,什么七机部啊,这些都是后话。 李洪峰觉得意外,可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也算是他们九部的原始产业。 研究时间,十年。 好吧,又是一个时代项目。 李洪峰随意的放到倒数第二页上。 第九项目,锂电池项目。 锂电池? 哦,对,研究院里是有这个项目的。 对了,研究负责人好像是朱子清的,可朱子清不是负责新型药阿奇霉素了吗? 李洪峰赶紧看下去。 果然,负责人变了,变成王光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