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回 林如海灵返苏州郡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红楼梦:现代白话版》


    第(2/3)页

    说完,就吩咐念花名册,一个一个叫进来看。看完之后,又吩咐道:“这二十人分成两班,一班十个,每天单管给客人迎接倒茶,别的事都不用管。这二十人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给亲戚们饭食,别的也不用管。这四个个也分做两班,单负责在灵前上香、挂幔,跟着举哀(帮着哭),其余的事都不用管。这四个人负责收拾杯碟茶器,丢了一件,就叫他们四个人合着赔(法家的连坐,可以束缚人不偷不抢,但改变不了他们的心要偷要抢,还是心贼)。这四个人收拾酒和饭菜器皿,也是少一件,四个人赔(只是被罚着不敢伸手了,但眼还是冒着贼光——对于官员腐败,光用惩罚其实也不够)。这八个看着收发祭祀器皿。这八个管着灯油、蜡烛和纸人纸马和纸房子,按我的单子,给各处分发。这三十个轮流守夜,看家护户,察看灯烛(不能失火),同时打扫卫生。剩下的按照房子分配工作,分到哪个房子,里面上至桌椅古董,下至痰盂扫帚,丢了坏了,全是这一人赔。来升家的(来升媳妇)每天四处巡查,只要有偷懒的,有耍钱儿的,有喝酒的,有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来升家的你如果是徇情不报,我一旦知道,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得了。”

    随后说到早晨几点点名,几点吃早饭,几点汇报工作,几点我巡查所有各处,几点把各房和文院钥匙锁了交我。

    最后凤姐说:“就是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吧,等事情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呵呵,最后用了赏,虽然赏的标准没有实现说明白,但是把赏的权力给了贾珍,也算是不专权了,好事儿给上级做。)

    说完,又吩咐按数发茶叶、灯油、掸子、扫帚等物,又搬取分发桌子裙,椅子搭(是不是套在客人衣服上,避免给偷了的),坐的垫子,卧的席子,踩的踏木等等。一边交发,一边登记,十分清楚。

    次日效果果然很好,那些慌无头绪、推托、偷闲、窃取、挑肥拣瘦,全都没有了。

    凤姐看自己威风很重,命令得从,心中非常得意。当时商鞅大约也是如此的,但不知道这些人却是对她又怕又恨的,即便得赏,也是无耻的。不能从精神上真的抬高这些下属者的境界,永远是奴才,是被管束和赏赐诱惑下的被动者,没有长期竞争力,不能致家国于太好。而且弄得自己很累,并且自己成为这些无耻的下属的怨气所集,于是这两个原因,就导致了最终“反算了卿卿性命”。但那凤姐浑不管这些,只是加倍辛勤,天天早晨六点半就点名,吩咐事,自己单独行动,也不跟众奶奶媳妇合群(吴起在楚国搞法家改革也是这样,不跟同僚混在一起,以免被他们请托,最后被同僚恨,后来,给吴起撑腰的老楚王以死,同僚就射箭干掉了吴起)。

    这一日早晨又点名,有个媳妇却来晚了,凤姐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你!你原本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

    那媳妇说:“小的天天都来的早,今天是醒的早了,又迷糊着睡了会儿,就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一次。”

    正这时候,只见自己荣国府的王兴媳妇来了,在门口探头探脑。

    凤姐于是先不发落这迟到的人,而是问:“王兴媳妇有什么事?”

    那王兴媳妇赶紧进来,说:“我要领对牌,取线,打车轿上的缨络的。”

    所谓对牌,就是两个牌子,上边有字,分成两半,主子拿着一半,仓库主管拿着一半。来领什么东西,必须凭着主子手上那一半对牌。

    说着,王兴家的媳妇就把帖子(不是在网上发的,是提料申请单)递上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