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牵扯太多-《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第(2/3)页
    陛下宠爱李泰,并将其留在长安,这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
    可谁知不过在讴王回到皇宫,太子与设王刚刚开始夺嫡争斗时,越王居然前往封地了!
    这意味着这场夺嫡的大戏,还没有真正开始时,越王便退出了。
    怎能不惊讶。
    怎能不哗然。
    待宦官退后,李世民把视线转向李靖,片刻沉默后,朗声问道:“李尚书,®王出手伤人一案,进展如何?”
    听到陛下突然问起此事,李靖一下子有些愣住,眼角余光扫了扫周边大臣,捏着奏本的手微微颤抖着。
    过了片刻,李靖缓步走出列,双手捧着奏本,说道:“回陛下,详细案情皆在奏本中,请陛下过目!”
    这本书已经多万字了,过年期间断更过,确实是过年惰性太大,再加上数据一直在掉,就有些心灰意冷了。
    但后来,有读者在催我,我就想着好歹给个结尾吧。
    前面也说过,这本书不会太长,所以节奏会赶很多。
    李靖的奏本中记载的很简单,贺兰楚石的证词以及秦寿的计谋。
    至于汉王爷参与此事的消息,语句模糊,被一笔带过。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即便是选择站在秦寿这边的李靖,也不敢轻易地下定论。
    李世民令宦官将奏本呈上后,看了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将奏本放在桌上,点头道:“朕已知晓,你且按律法办案就是。”
    李靖应下,而后退回列中。
    便在这时,杜如晦又一步出列,从怀中摸出一本诗经,双手捧着说道:“启禀陛下,长安书局第一批刊印书籍已出,此为样本。”
    “批注者是讴王殿下,臣昨夜已看过,请陛下过目。”
    这《诗经》注释版,秦寿只做了大半,剩下的小部分则是由杜如晦连夜批注的。
    为的就是在朝堂上能够呈出完整注释,以此来为秦寿换得陛下几分好感。
    李世民听闻此言,有些微微错愕,似乎是没想到秦寿的效率如此之快,点点头,”呈上来吧。”
    从檀木盘中拿过《诗经》注释,李世民稍稍翻开几页,只见在每一字每一句都被细心加上了注释。
    与先前狗爬般的字体不同,虽然现在秦寿的字依旧算不上好看,但最起码能拿的出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