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现在的物价不是当初了,几千块钱就能盖一座房子的时代,现在盖一个百平的房子,哪怕是瓦房,都要七八万块钱。” “我们的危房改造款就那么三五万块钱,拆掉老房子后这点钱只能盖一个小房子,而这小房子根本住不了那么多人。” “也就是说,这钱拨下来,我们拆的话,就面临房子不够大,不够住的问题,不拆的话,也不行。” “所以我的建议是,花更多的钱,在村子里盖一个小区,让全村人都住上城里人那些个大房子,高楼。”熊旭长篇大话,先铺垫问题,后道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而在座的村委会干部在听完熊旭的话,全都愣住了,你看我我看你,都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建小区? 疯了吗? “熊书记啊,建小区貌似是可以解决你刚才说的问题,但是我们这点钱估计不太够吧。”村文书熊景江表示质疑。 “还有啊,你把钱拿去建小区,得经过村民们的同意,村民未必会同意建小区的方案。”村委主任熊景山也表示这个方案不太可行。 其余干部没有说话,但心里的意思和熊景山、熊景江的一样,这个方案太理想化了,不实际。 一是钱不够,就一千来万打个地基都不够,二是村民不会同意,不会同意有两点,那就是不公平。 危房改造款,每户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家还没有,如果这钱都拿去建了小区,那么分房的时候怎么分呢? 面积分少了的人,看到人家的面积大,会觉得不公平。 面积一样的,觉得自己当初危房改造款有4万,人家是3万,凭什么是一样的面积。 熊旭认真听取了二叔、三叔的话,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对此熊旭早有应对。 “我是打算这样的,危房改造款一下来,就按照镇里的名册,挨家挨户把钱分下去,先把钱交到村民的口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