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区域网,这就是你们自己要下大力气的东西了,这个区域可大可小,最小的,可能在一个战场上,大的,可能是一个战役范围,和骨干网不同的是,这种区域网组织结构复杂、灵活、多变,信道类型不一,可能涉及到有线、无线混合组网,非常考验细节上的功底,我的建议是从小到大,先从战场范围开始做,反过去向高层次延生,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搞……” 高振东慢慢的把这方面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花了不少时间向同志们做了一点解释,但是更多的,就只有进入细节才能深入交流了。 话虽如此,但是至少同志们还是大致搞清楚了要面对的问题是哪些,起码能够上手开展工作了。 “那假如,我是说假如,我们有一个基础的、能用起来的传输网络,怎么在这上面把数据按照我们的想法跑起来,这个网络的复杂程度,哪怕是最简单的那种,也是我们前面的手段没法解决的。”军通所的同志问道。 他们现在也学会了,先抛开还没解决的问题,假设一个环境出来讨论。 对于他们的问题,所有的同志都很感兴趣。 从高振东刚才的描述来看,这东西复杂程度难以想象,数据想在里面跑起来,极为困难,他们根本就想不到到底有什么办法或者技术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这也就是他们还没学过网络模型,如果学过就知道,这件事情,就是高振东刚才说的网络的另外一半——交换网要做的事情。 高振东接下来的话,让在场所有的同志都大吃一惊,瞠目结舌。 “这个问题啊,你们不用太多考虑了,我这里相关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全套体系、理论和协议我已经搞完了,剩下的就是投入大量人力,具体实现的问题。” 咔嚓!!! 在座所有的同志都觉得会议室里犹如一道闪电霹过! 就算是打提前量,也没有这么打的。 防工委的领导倒是知道高振东在这方面,早有想法,肯定提前做了一些相关的工作,但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已经把工作的主要内容都干完了,这不科学啊…… “不可能吧?” “就搞完了?他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性能?什么功能?” “也有可能,邮件、调制解调器这些东西,人家不也是自己悄悄就搞出来了?” “可是……” “别可是了,高振东同志能骗你?” “……” “振东同志,这是真的?”别说别人,就连防工委领导心里都有些不托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