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为此前偏向理论的,他连32机都还没轮着呢,倒不是数量不够,主要是价格有点贵,学校经费也是有限的。 高振东噗嗤的一声,没忍住。 偷鸡不成蚀把米啊,老罗。 罗教授看着周教授,差点一口气没接上来。 “老周,不厚道了啊。行,没问题!”前半句还说不厚道,后半句却是爽快无比,在这个项目上,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高振东见他们分赃完毕,才提起下一步的事情来。 “主要的问题想来大家都明白了,我说一说细节方面的东西。” 老罗转过头,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高振东。 “还有细节?高教授,你这也忒不是人了,是神仙!” 以高振东的工作强度,能抽空把原理想明白就算是不错了,没想到他居然还有细节? 不只是他,其他同志也是差不多的想法,这有点过于非人。 高振东看他们的表情,只好笑道:“顺便,顺便,主要是这原理也比较简单,不怎么麻烦,算是节约了一点时间,就用来考虑理论了。” 这话说得! 但是如果单从原理上来说的话,的确好像是比较简单,磁通量守恒,快速压缩面积,用爆炸成型进行快速压缩,完事。 但是同志们都知道,结果可能很简单,但是找到结果的这个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所以结果简单与否,与工作难度之间没有半毛钱关系。 著名段子——“画一根线1块钱,找到在哪里画这根线9999块”。 但是这个过程好像在高振东身上不存在一样,他好像是直接就找到了这个最为可行的方案。 只能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有时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还好,这里的同志基本上都和高振东打交道惯了,早有心理准备,只有周教授,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震撼。 他还在那里暗自心惊,罗教授却是已经准备好捞实惠了。 “那太好了!高教授,你说,我记。”能省一点事算一点,何况高教授这里,一般来说能省的事情都不止一点点。 高振东先指了一下示意图中,第二张用来表示爆炸过程中铝管扩张的图:“这个铝管的膨胀角度,我初步计算过,以17~20度为宜,这是权衡各方面的结果。” 这都是论文里的,相对来说比较靠谱。 罗教授突然觉得32N好像有点不想要了,这都出结果了还算什么? 高振东可管不了那么多,在黑板上一条一条的往外摆,从磁通量计算到磁场强度推算,一直到爆轰有限元分析的模型公式,滔滔不绝。 周教授此时觉得,好像这事儿也不是很需要自己的样子。 高振东好不容易才停下嘴,笑道:“暂时我也只想到这么多,剩下的大量工作,就要靠各位同志继续完成了,我能力有限,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这些都是论文里的内容,属于是基础的那种,因此受脱敏影响的可能性不大,是能直接用的。然而几十年后的基础,放到现在可不怎么基础,用处大着呢。 毕竟几十年后的硕士,起步就是站在几十年的研究成果高度上,能掌握的东西可太多了。 罗教授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一堆现成公式,觉得自己学会了一个新词语。 “能力有限”,指的是能力在有限元方面很强,简称能力有限。 看着黑板上那一套有限元分析模型,从爆轰理论到材料力学,甚至连温度变化下的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等等都考虑了进去。 “高教授,你这一黑板,至少省了我两年的功夫!”罗教授感叹道。 “嗯,的确,没有两年,也有一年半。”周教授道。 罗教授闻言,一翻白眼:“不是,你几个意思?合着我就是要比你慢半年是吧?” 同志们都笑了起来,不管谁节约,反正这个装备的时间被压缩了是事实,而且现在看来,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高振东笑道:“也不至于了,你们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这些都是理论公式,但基本上都没什么结果,根据理论公式最后选择哪个实际参数,还是要靠同志们一点点研究,一步步计算,一次次试验才能确定的,我就是起到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