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潘工不乐意了,别啊,我这儿学习呢,能多学一点是一点,短的也不见得就没用,就好像生产硝化纤维最好的是短棉绒,长绒棉还不如短棉绒好呢。 “别啊别啊,高委员,您就给我介绍一下吧,我是一种都不知道,我想多了解一点,就算是没用的办法,也能触类旁通。”潘工连忙道。 他对碳纤维的了解,仅限于PAN能制造碳纤维,以及一星半点的公开论文,别的就不清楚了。 高振东一愣,诶,你还别说,这同志还蛮好学的。 “嗯,也行,我们就好好的说道说道。这第一种,是热解法,烃类或一氧化碳……” 高振东仔仔细细的将前三种方法一一解释,虽然没有很深入,但是至少能让潘工理解到大致的意思。 潘工边听边点头,这么说我就知道了,毕竟这里面有很多实际上是成熟的手段,只是结果不太好。本来这些手段他没有和碳纤维联系在一起,但是高委员这么一说,就通透了。 “……这第三种方法能得到高强度石墨单晶,但是长度很短,以当前条件,最好的结果长度也就1厘米左右,根本不敷使用……” 碳纤维是真的像是棉、麻、丝一样,要织布的,纤维短了根本就织不了。 “所以,我们现在最为可行的办法,还得是第四条——利用长的有机纤维丝碳化,得到碳纤维。”高振东最后总结道。 潘工觉得自己好像十来分钟之内,就从碳纤维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内人员一样,高委员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讲课也讲得好,很容易懂。 当然,他知道这是一种错觉,怎么让有机纤维丝乖乖的碳化,这可就有说法了,实际上,已经开始研究的同志们,肯定早就已经跨过这些最初的知识,进入到具体的研究里去了。 “所以,聚丙烯腈就是最好的选择?” “是的,实际上,从原丝角度来说,有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原丝,人造纤维、聚丙烯、聚乙烯醇、沥青纤维、芳杂环的耐热有机高分子纤维等等,都是备选……” 原丝,就是未经碳化的有机纤维丝。 这些话,潘工听在耳里,惊在心里,这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能得出结论的了,高委员在这方面研究之深刻,从此刻才开始显现。 他笔下不停,唰唰唰的连忙把自己听见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 也许这些原丝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当前不一定能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没准就能用上了呢?这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节约下很多前期的研究工作,不可谓不重要。 虽然看高委员的神态和语气,仿佛轻描淡写,但潘工不傻,作为高级化工科研人员,他非常清楚什么是宝贝。 “高委员,有一点我有点不太明白,上面这些东西,都是人造的吧?为什么会有个单独的人造纤维?这些不都是人造纤维么?” 高振东哑然失笑,还别说,潘工这个问题提得挺好的,说明他的脑袋一直在高速运转,边听边想。 “这里的人造纤维,实际上是相对天然纤维的,确切的说,这里的人造纤维指的是再生纤维素。”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这种用泛指名称去称呼一个特定种类的情况非常多见。 说到这里,高振东忍不住乐了。 潘工不知道他笑什么,只是认真的记笔记。 实际上,高振东笑的是北方的白熊,他们走的是人造纤维的路子,不过最终到了差不多80年代初的时候,发现这条路不好走的他们,最终还是回到了PAN的路子上来。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当前的选择。 “……不过,就现在来看,暂时最合适、最方便的,还是聚丙烯腈……”高振东手上其实有不止一种碳纤维的工艺简介,但是最齐全的,还是聚丙烯腈,毕竟PAN发展了那么多年,是最为成熟、得到研究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 高振东没有头铁,什么成熟用什么。PAN在20世纪一直主导着碳纤维的生产,生产的产品线从低到高覆盖非常广,必定有很强的优势和很好的技术适应性,傻子才去另辟蹊径。 潘工此时算是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聚丙烯腈嘛,自己熟。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仿佛对聚丙烯腈又不那么熟了。 高振东拿出来一张16开的纸,放到了潘工的面前。 “这是我根据国外的研究进展,结合自己的想法,设想的一个工艺流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