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平生告诉她大概意思就是农民种田辛苦,要珍惜粮食。 日上三竿,小助教姜依澜给他们端了一壶茶过来。 因为饮食健康问题,陈平生不准家里的孩子喝冰饮料。 两小只也就从小只能喝茶。 姜依澜还想帮他们一块种田,陈平生笑着拒绝了。 种多少地对他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屁娃跟二屁丫记得这个过程。 “陈教授,我奶中午想请你去我家一块吃饭。” “那没必要吧,你奶一个人本来就挺忙,哪还能让她做我们的饭啊,干脆你们中午都去我家吃好了。” 姜依澜想了想,答应得飞快。 这小妮子还是挺有心的。 等她走了之后,这两天一块跟二屁丫玩的小胖孩又来了。 他也是挺孤零零一个人,家里父母都不在就剩他爷爷奶奶带着。 父母跟这村里大部分人一样,都去了深圳打工。 还留在这边的除了一些老的就是像他这种小的。 留守儿童现在已经越来越多。 二丫头只是来体验生活的,小胖孩却要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到十五六岁。 然后再去走他父母的老路,要么去深圳进厂打工。 要么去一个其他城市,同样是碌碌无为辛苦的过一生。 这或许就是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没有太多快乐更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活着对他们来说真的就是在活着。 不同于陈平生这种,他对自己孩子有明确性的阶段培养目标。 五岁以下该玩则玩。 五岁以上十岁以下,就要开始学习并理解人生百态了。 等到十岁到十五岁,就会放手让她们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到了高中阶段,跟所有普通学生一样冲刺高考的同时。 明悟人生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最终目标。 到了大学,继承家里一定的项目或者资金。 彻底开始继承人的培养计划。 这就是他为大屁娃跟二屁丫规划的人生路。 明确且清晰。 小胖孩这种就不同,父母都是打工阶级,远见谈不上。 给自己孩子谋一个轻松的未来更是绝对做不到。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长大之后都是受身边朋友或者亲戚的影响。 走到哪,就到哪。 有些十八岁都没有就开始犯罪,还有一些走着走着就走去了小巷子里面当卖街女。 孩子成长的路啊,父母占了一大半因素。 人生的无奈就在于想要给孩子好的生活,那就不得不背井离乡。 这是多少父母的心酸,又是多少年轻父母的无奈。 二屁丫根本不懂这些,她只知道小胖孩土不拉叽的,除了农村这些东西特别熟悉外。 城市里的印象压根就没有。 或许在他看来这个小山村就是全部世界。 他压根不会明白,城里还有十里洋场还有繁花如梦。 二屁丫学着跟他玩弹珠,这种东西她不知道有啥好玩的。 小胖孩却玩得不亦乐乎。 后面又教她去钓虾,以及田里摸泥鳅。 这些都是小胖孩擅长的,却也是二屁丫完全不会的。 她不过就是因为好奇心想要看一看罢了。 她玩的东西,起步上千万关注的二聪明账号。 随便一个小视频发出去,那就是上万的评论。 她买的小熊猫那都是纯高级羊毛制作,最少都是上万一只。 更不要说她每年的那些生日礼物。 只能说差距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拉开,遥不可及。 只要她离开这个地方,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跟小胖孩这种人当朋友。 新奇的农村体验让她们玩到了一块。 又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吵吵闹闹。 二屁丫认为弹珠啥的都是没见识的小孩才会玩的。 小胖孩认为这就是最好玩的。 压根没有其它东西能比。 陈平生没管她们,让她们去嘻嘻哈哈吵个不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