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长袖一舞-《红楼琏二爷》
            
            
            
                
    第(1/3)页
    昭德殿内,当宁康帝终于出现,大臣们恭贺万岁之后,便是十几个周边番薯或邦国的使臣轮番拜贺。
    倒也没有长篇大论,毕竟该接见前几天就接见了,该收的礼物和贺表前面也收了。
    今日就是单纯的宴请而已。
    毕竟不单贾府今日要祭祖,皇家今日一样还要忙着祭祖,不可能在宴会上耽搁太多时间。
    不过这里倒也能看出泱泱华夏,礼仪之邦的姿态。
    十几个使臣,不论邦国大小,尽皆坐在大殿左边上首,刚好在文官之前。
    这里面的文官,包括一品从一品的阁老尚书们。
    而大殿右边,则是宗室诸王、勋贵和武官。
    并不会拥挤。
    因为品阶不够的,都没有资格进大殿,全在外面吃露天席。
    宴会还是很和谐的,也就新任内阁首辅赵东昇站起来做了一篇报告,简单总结了一下过去一年朝廷的工作和成绩。
    其中他重点表述了朝廷对建奴作战的胜利,高度赞扬了贾琏,并趁机拍了一波宁康帝的马屁。
    当然,对于铁网山之事,他是只字未提。
    直到宴会进行到了一半,忽然有宗室王爷对宁康帝问道:“陛下,今日大宴百官和外宾,不知道太上皇他老人家为何不至?”
    殿内突然安静。
    不少人都震惊的看向出言之人,很难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敢触宁康帝的霉头。
    难道他们都忘了萧敬之死,忘了上半年的大清洗了吗?
    额,差点忘了。
    之前清洗的都是太上皇一朝的掌权者,是臣子。
    细细论来,宁康帝似乎真没对宗室怎么下手。
    因为当初亲眼见到兵变血腥和残酷的宗室老爷们都吓傻了,根本没怎么敢站出来反对。
    难道说,时间过去大半年,宗室这些人觉得他们的脖子又硬了,还是说他们觉得宁康帝不敢对同宗下手?
    看了上面宁康帝骤然阴沉的脸色,不少人心里都紧张起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紧跟这位王爷之后,另一个王爷也开口问道:“是啊六弟。上次父皇寿诞就没有看见他老人家,如今大宴百官,难道你就不能放父皇出来,与我们见一面?”
    众人心中咕咚一声,心里的震惊难以言表。
    果郡王。
    太上皇第五子,也是太上皇现存子嗣中最年长的一位。
    传闻当年其也是帝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只是因为犯错,早早就被太上皇圈禁,失去了夺嫡的资格。
    后来宁康帝做了太子,太上皇想起这么个儿子,又将他放出。
    这位当年的果亲王,现在沉寂多年的果郡王,他站出来,当着文武百官和外宾的面,用“放”字来形容宁康帝对太上皇的态度,是何用意?
    不单是底下的人在想这个问题,宁康帝自己也在想。
    之前那个宗室偏王的问题他可以无视,但是自家这位皇兄的话他要是不回应,只怕帝王威严荡然无存。
    当着众臣工,尤其是外国使节的面,宁康帝碍于体面,只能不咸不淡的回道:“父皇他老人家如今在重华宫颐养天年。
    他既然已经将皇位传于我,自然就不可能再出面应对这些劳心费神之事。”
    “是吗?可是从宁康元年到宁康六年,每一年的除夕大宴百官,父皇他老人家都是亲自出面了的,为何独今年例外?
    还是说不单是今年,往后的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除了你之外,我们这些父皇的其他儿子,乃至宗室诸王和文武百官,都瞧不见父皇他老人家的金面了?”
    哪怕宁康帝刻意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此刻神情也不由阴冷无比。
    不单单是因为自己这个废物皇兄的质问,还有对方的话,让他想起了那些年的“屈辱”。
    是的,果郡王说的没错,从宁康元年到宁康六年,每一年的年终大宴百官,太上皇都出面了的。
    其实也不单单是年终大宴百官,但凡盛大的节日和庆典,太上皇他老人家多半都是要出面的。
    一旦有太上皇在,他宁康帝也只有坐小板凳的份!
    被人当面戳痛处,便是普通人都未必能忍受,何况是帝王?
    “朕说了,父皇在东宫颐养天年。果郡王若是不信,可以宴会之后,自行去东宫请安。”
    宁康帝的声音无比阴冷,还特意在“郡王”二字之上加了重音,意思就是提醒对方,他只是个失败被囚,哪怕现在放出来,也只是个被剥夺了亲王尊号的废物。
    果郡王当然听得出来宁康帝的嘲弄,他神色一变,就要再说什么。
    却被旁边的端王拉了一把,然后端王貌似老好人一般笑道:“陛下不要误会,果郡王也只是太久没有见到太上皇他老人家了,心里难免思念。
    其实不单是果郡王,我们宗室中好多人很思念太上皇他老人家。
    若是可以的话,还请陛下将太上皇请出来,让我等见一面,也好安宗室诸人之心,安文武百官之心,安天下人之心啊。”
    端王这般诚恳的表述,说的宗室中人,个个面露认同之色。
    哪怕一些已经接受改天换日的人,也觉得宁康帝将太上皇软禁起来,不让见人的行为太过份了。
    再怎么说,那也是你的父皇,是将皇位亲自交到你手中的亲生父亲,你这般对待,岂不是大不孝?
    大腹便便的端王见自己的话收到效果,心中有些得意。
    其实他们今日此举,倒也并非为了推翻宁康帝。
    他们只是对宁康帝近来的行为越发不满,找个机会发难而已。
    瞧他们选的时机多好。
    这种每年太上皇都会出面的场合,他们思念太上皇,想要见一见太上皇,这十分合情合理吧?
    你宁康帝总不能因为我们思念旧主,尊敬你的生父,就问罪我等吧?
    说句不该说的,若是你的生父,上一位帝王不值得被思念和尊敬,那么你这位继位之君,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我们的诉求提出来了,你答不答应是你的事。
    你要是不答应,这满殿的文武臣工心里会不会蛐蛐你,你自己心里掂量。
    那些外宾回去之后,会不会宣传你的“孝顺”之名,你也可以想象。
    你要是答应,那自然就更好了。
    其中的操作空间,一下子就更大了。
    反正,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宁康帝难受,让他感受到宗室的分量和地位。
    让宁康帝明白,不是做了皇帝,就可以无视宗族的和百官的利益,肆意妄为的。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场政治和利益的博弈。
    若是宁康帝在往后的日子中,还是那般我行我素,不顾宗室等各方面的利益,到时候为难的事情,还多着呢!
    眼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想要见太上皇尊面,端王回头一扫,原本只是想要看自己的话引起了多少支持者。
    第(1/3)页